颐和园信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颐和园光绪朝帝后御船录颐和园官方发布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本文发表于年11月,如文中文内容有更深入研究、文物陈列位置有调整,请以园内最新研究及文物陈列位置为准。

清代,颐和园是皇家御苑,能在昆明湖水面上行走的船自然是皇家的御船。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在昆明湖浩瀚的水域上游弋着各式各样的游船,它们既有仿古的,也有现代的,而晚清时期颐和园中行走过什么样的游船?慈禧和光绪乘坐的御船又长什么样呢?

慈禧太后的凤船

中国古代龙是帝王的象征,而凤代表皇后。慈禧是末代封建王朝的皇太后,甚至是实际统治者,在晚清时期为她重修的颐和园中,凤很自然的高于龙之上,最明显的就是仁寿殿正殿上的凤纹滴水和殿前月台上凤在前龙在后的露天陈设,而园内与凤有关的物件也随处可见。慈禧乘坐的御船,是一艘名副其实的凤船,笔者虽然不能亲眼所见这艘御船的凤颜,但是有幸瞻仰到它的画样,这是一艘非常华丽,又充满着霸气的画舫,它像古建筑一样画栋雕梁,有着带抱厦两卷式的屋顶,船尾四面迎风招展的凤旗是主人身份的象征,从高高扬起、满覆流苏璎珞、绣着精致凤凰的旗帜上就可以看出船的主人是一位女性,而且不是一般的人物。再看看船的顶部,一根旗杆直指苍天,旗杆上攀附着一只硕大的彩色凤凰,羽毛五彩斑斓,一双利爪紧握旗杆,身子竖立,头朝左,尾朝右,翅膀伸展作欲飞状,形态异常壮美,令人叹为观止。画样的右上方竖贴一黄签,上用黑色墨笔书写“镜春舻,船身通长六丈五尺”。“镜春舻”,就是这艘凤船的船名了,在颐和园的历史记载中,这艘船是曾经在晚清呼风唤雨四十七载之久的慈禧太后的御用座船,从这艘船上既可以看到龙的威风,还可以看到凤的柔媚;既可以看到龙的伟岸,还可以看到凤的华美——那是慈禧一生追求权力和享受的精神写照。

镜春舻

“镜春舻”是怎样打造的,历史没有留下痕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二十三年()《慈禧皇太后庆辰档案》中有一段记录,大意是为筹办慈禧皇太后六十三寿辰庆典,要在这艘船上安挂彩绸。这就证明这艘船起码在光绪二十三年之前就造好了。颐和园是在清漪园的废基上重新建造的,建园工程从光绪十二年()开始,至光绪二十年()匆匆结束,为的是赶着为慈禧太后庆祝六十寿辰,当楼阁殿馆层层迭起,一切准备都已经就绪,偏偏天不遂人愿,一场甲午之战搅乱了慈禧的好梦,于是光绪二十年准备的盛大庆典活动挪到了光绪二十三年在颐和园举行,“镜春舻”是这两次万寿庆典慈禧太后的专用御船,因此该船的华美精致是可想而知了。

民国时期“镜春舻”

“镜春舻”平日就停放在颐和园的船坞中,慈禧乘用游湖或从水路回紫禁城时,前面要用汽艇拖带。年,这艘船曾被国民政府修理待客营业,因此直到民国年间,还能在昆明湖上见到它的倩影,只是船顶上的彩凤已经没有了踪迹。年,“镜春舻”沉入西堤附近湖底。

慈禧常坐的御船还有一艘名“木蘭”,这艘船上没有旗帜,船长五丈七尺,船舱上有一平顶、一歇山顶,装饰的比较华丽,按照档案记载,这艘船平日停放在西直门倚虹堂船坞,供慈禧从水路往来颐和园时乘用。民国时期也被用来在长河上拉客运输。

木蘭

光绪皇帝的龙船

说起皇帝的龙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龙头在前,龙尾在后;船头高翘,威风无比。但清代光绪皇帝乘用的龙船,没有龙头和龙尾,却依然气派十足,威风凛凛。光绪皇帝最大的一艘御座船名“水云乡”,船身通长六丈四尺,比慈禧的专用御舟“镜春舻”仅仅短了一尺。该船为带抱厦三卷式建筑屋顶,船舱木构架安装大玻璃,下部有绘制较淡的花纹,船尾立着四面迎风飘扬的龙旗,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御船的规模大、形制高、装饰高贵典雅,可与慈禧的御座船“镜春舻”相媲美。“水云乡”平日停泊在颐和园内的船坞里,皇上乘坐时,前面也要有火轮船进行拖带。清末民初,“水云乡”经常出没在昆明湖上,留下了一些船的影像。

水云乡清末时期“水云乡”

光绪皇帝乘用的另一艘御船名“鸥波舫”,船身通长五丈六尺,虽然没有“水云乡”大,却非常有特色。可以看到这艘船的船楼建造得极为丰富,有歇山顶、方亭顶、卷棚、抱厦、平台等,船舱木构架大玻璃,四边有冰裂纹,装饰着蝙蝠、如意、福寿等,舱门有瓶式门和圆光门,建筑很华美。船上虽然未插龙凤旗,但依然可以看到主人的高贵。“鸥波舫”一般停放在西直门倚虹堂船坞内,供光绪皇帝从紫禁城往来颐和园时乘用。

鸥波舫

帝后御船的拖带船

清朝末年,在颐和园内常常为帝后拖带御船的一共有三艘火轮船,分别名为“永和”、“翔云”和“捧日”,还有一艘“安澜舟畐”,船的外观是汽艇的形式,但是没有其机械的动力。

永和轮的经历在上期杂志中已有著录,此处不再赘述。(编者加:清光绪三十一年,日本为答谢慈禧太后在日俄战争中送给日本制盐二千万斤,由日本大藏省命川崎造船所按昆明湖原有御用机动船拟制造机动游艇以赠送清廷,并于光绪三十三年由日方将造船所需材料运来北京,借用颐和园船坞进行装配,同年四月建造完毕,但在验看时发生爆炸,经过对船只的维修最终于同月二十八日在昆明湖龙王庙码头举行赠送仪式。据记载,慈禧并未亲自乘坐过永和轮,只将该船用于牵引木制御舟游湖。民国初年永和轮曾供游人乘坐,后于民国二十年沉入湖底。民国二十九年由日方打捞,维修后供人观看。今永和轮展陈于耕织图景区水操学堂内以供后人铭记历史。)

清末时期“永和轮”永和轮

“安澜舟畐”在档案中被称为“洋船”,船为铁壳木顶,该船在船头和船尾各安插一面龙旗。船上的匾额为慈禧太后御书。“安澜舟畐”匾额为木制,雕刻精细,曾以为是光绪御用的三卷船上所挂,在颐和园新造的画舫上也仿制了该御匾,船也以此命名。

“安澜舟畐”匾额安澜舟畐

“翔云”和“捧日”是两艘样式大致相同的火轮船,它们的区别在“翔云”中部无轮,“捧日”中部有轮。据记载,这两艘火轮船都是天津机械局制造,重修颐和园时由北洋大臣李鸿章进贡。由于日本进贡的“永和轮”在试机时发生了锅炉爆炸,因此只把这些火轮船作为拖带船使用。

翔云

后妃乘用的画舫

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珍藏的御船图册上还有几艘画舫,它们没有慈禧和光绪御船高大华美,但同样端庄秀丽,从船的尺量和装饰看,应该是光绪后妃的座船。画舫没有名字,其中一艘按照船舱楼的样式名为“平台船”,这艘船长五丈八尺,比光绪皇帝的御船整整短了六尺,船的样式很普通,船舱就是中国典型的平台式古典建筑,但船尾处飘扬的四面凤旗表示着主人的身份。《颐和园游船场所存船只清册》记载,年这艘“平台船”在昆明湖沉漏。还有一艘“位分船”,也是平台样式,但体量仅有四丈五尺,比上一艘“平台船”小很多。“位分船”装饰的比较素雅,蝙蝠式冰裂纹的窗子,船舱上部装饰卷草花纹,下部绘有蝙蝠和寿字。船身小巧精致,又不失皇家的大气。

平台船位分船

昆明湖上走御船,从明代时就开始了,当时的昆明湖称西湖,是北京西北郊著名的风景名胜。史书记载,万历十六年(),神宗皇帝从十三陵祭祖回宫,坐着龙舟,经过西湖,并在西湖水猎捕鱼。而到了乾隆朝,御船的豪华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时年,清漪园中最大的一艘御船“昆明喜龙”,高二层,长40余米,内中陈设珍宝无数,行走起来象一座水上宫殿。今日,颐和园中最大的一艘游船就是仿照“昆明喜龙”建造的,并且起名“太和”,象征着国家的太平祥和。试想,当年在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上,这些皇家的御船——龙船、凤船、画舫——游弋在风景秀美的湖光山色间,是一幅多么惬意的图画。

图文来源:颐和园研究室,原文刊登于《颐和园》杂志第五期,初次刊登编辑时有改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