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日到3日,每天下午3点开始,由颐和园公园管理处与北京青年报合作的“五一云畅游·寻脉颐和园”文化直播节目在包括北京头条客户端、北京青年报官方微博、人民网客户端、新浪新闻客户端、百度客户端、凤凰新闻客户端、快手、抖音等在内的多家新媒体进行播放。三天三场分钟直播,总点击量超万人次。这样一次“云游”直播为何能够收到如此的影响力呢?一句话概括:寻老传统,但不走老套路。老物件新视角作为世界遗产、中国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很少有人不知道颐和园的,昆明湖、万寿山、十七孔桥、长廊、铜牛……这些景点、建筑和文物,大家耳熟能详。如何能够让全国的观众对熟悉的颐和园产生新鲜感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观众,颐和园管理处经过科学讨论并上报上级部门,允许直播团队在专业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进入一些平常很难全部开放的建筑之内进行适度拍摄。本次直播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向广大网友充分展示仁寿殿、乐寿堂、转轮藏、宝云阁等建筑的内景以及其中众多文物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可以让人们拨开迷雾,近距离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例如仁寿殿里慈禧汽车上的“脚蹬”证明了这辆车虽然是德国梅赛德斯公司赠送,但其实是美国生产的,而并非传闻中的奔驰牌;又如慈禧寝宫宝座上的玻璃面匾额上的“慈辉懿祉”四字,与慈禧与光绪的真实关系形成了反差……这些都让网友大开眼界,感觉老文物充满了新鲜感。老园林新逛法人们印象中的颐和园往往集中于“皇家园林”这四个字,但实际上除了园林、建筑、文博以外,颐和园的文化意义还体现在它连接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颐和园管理处与国家图书馆在年曾出书《明珠耀“两河”》来讲述两大文化带中的颐和园。由此,“寻脉颐和园”设定出乐人、乐水、乐山三天的云游线路。其中乐人线以宫殿景观为主,突出帝后的生活以及人民大众的智慧;乐水线围绕昆明湖沿线展开,以彰显其背后大运河文化带的内涵;乐山线则以万寿山、佛香阁为主要线路,突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特点。三条线路既介绍了大家熟悉的颐和园,又挖掘了颐和园传统文化背后的“新”认知,同时线路可以复制到实际的旅游之中,从而实现一箭三雕。老团队新讲解为了让网友更好地了解颐和园,全国劳动模范、颐和园金牌讲解员韩笑作为三天“云游”的讲解,颐和园副园长、副研究馆员秦雷率领专家团队在直播中为大家做解读。无论韩笑还是专家团队,年龄并不老,但是他们的资历却很“老”,而为了适应直播需要,他们对讲解内容进行了重新构思,深入浅出,化繁就简,用生动、简练的语言来为大家介绍最为精华和专业的内容。一位网友留言:“你们精心准备的直播节目我全程看了,感觉比其他文博景区的云游好。1.领导重视,园领导亲自讲,全园团队作战;2.专业部门配合;3.讲解自然,和主持人一问一答,和谐默契;4.讲解员出镜的颜值高,看着舒服;5.主题明确,安排紧凑。”观察强强联合送奖品铸造新文化力量此次与颐和园的合作,正是传统文化单位与传统媒体的强强联合,借助媒体融合之势,产生新的文化内容和新的文化力量。颐和园副园长秦雷将此次直播称作是“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借助互联网手段的牛刀小试,是尚处于疫情防控期间为充分满足广大网友深度体验丰富的颐和园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秦雷表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云游直播等科技传播手段,让现代科技手段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网友“清溪草”在五一当天看完“寻脉颐和园”直播后写了一篇文章,名为《五一,足不出户,云游颐和园,我看到了满屋的“寿”字,如此慈禧》。文中称,“如果看完直播,再去颐和园,一定会有不同的体验”。据了解,此次直播不仅有热闹看,还有奖品拿:参与互动问答的观众有机会得到《明珠耀“两河”》《清代皇帝咏万寿山清漪园风景诗》《名园旧影——颐和园老照片集萃》三本书。主办方将对每期答题正确的观众以抽签的方式确定获奖者。文/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王晓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