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改造后的北长河本周亮相三山五园将重现 [复制链接]

1#

本周,改造后的北长河惊艳亮相。海淀区水务局供图

本周,玉泉山和颐和园间,两山公园内,一条长约1.8公里的“玉带”将惊艳亮相。这是改造后的北长河,漫步河边道,远眺玉峰塔,听潺潺流水声,遇清代石牌坊……浓浓的皇家山水园林范儿让人流连忘返。


  这不是一条普通河道,它是三山五园历史盛期水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此之前,这里不仅常年缺水,周边生态环境与它的文化历史定位也并不匹配。


  不仅是北长河,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万泉河、北旱河、金河等数条三山五园骨干水系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历史上,三山五园地区明明水源充沛,为何突然断流?近些年,三山五园的水脉又是如何被重塑?未来,三山五园将如何恢复河湖水网生态功能,再现历史盛期水系格局?记者多方采访,寻找答案。


  曾经


  水网四通八达稻田连绵不绝


  “我家住在黄庄附近,那时候从河里游完泳往家走,路过万泉庄的时候,一脚就能踩出泉水来,你说那时候海淀的水多不多。”60多岁的冬泳爱好者靳忠良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海淀,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水多水清,靳忠良回家的路上全是美景,两岸满是荷花稻田,水中游弋着成群的鸭子,至今都珍藏在他的记忆深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三山五园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岳升阳也感同身受。“我小的时候,海淀一带的地下水十分丰沛,毫不夸张地说,再用铁锹挖二尺深,就能出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海淀人,水成了他的乡愁记忆,也成了他日后研究三山五园水系格局的最大动力。


  大约1万年前,现如今海淀区的位置都是永定河故道的河床。岳升阳介绍,从地貌学上讲,这里是潜水溢出带,所以分布着大量的地表泉水,数千年来,逐渐形成了众多河流湖泊。自辽金时代开始,各个王朝利用这里独有的远山近水优势大展身手,接济漕运、引水入城……到了元明时期,人们在此开辟稻田、荷塘,形成宛若江南的水乡景色。因此,从清代起,皇家在这里开渠筑园,既能满足蓄水泄洪之需,又能满足大规模造园、稻田灌溉与民生之用,三山五园的水系格局逐渐形成。


  70年代成转折不少河湖消失


  “当时三山五园的河湖数量并没有详细的统计,主要的河道有长河、万泉河、金河、清河等,可以肯定的是,数量非常多,功能各不相同。”在岳升阳的记忆中,二龙闸到圆明园之间就有河道,专门为圆明园提供水源,六郎庄周边也有大量用于灌溉的沟渠,巴沟从名字看,就知道曾经有过沟渠。“北大西门内是一个长方形的大水池,上世纪60年代,在水池南北两边各有一口自流井,为北大校园提供水源,地下水由碗口粗的井口喷涌而出,昼夜不息。但70年代之后,因地下水位下降而干涸了。”


  70年代后,永定河三家店以下河道断流,三山五园地区的地下水补给减少,而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用水、农田用水大量增加,工程建设也要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这个地区的河湖渠塘逐渐干涸,有的甚至被填平,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格局渐渐萎缩,尤其是为园林和稻田供水的河道消失较多。到年,乾隆皇帝为整治圆明园周边环境而亲自筹划修建的、位于圆明园宫门前的扇面湖也消失了。


  海淀区水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年三山五园地区水域面积占比约9.60%,年占比约7.92%,而到了年,三山五园”地区水域面积占比仅为近6.21%,也正是在这一阶段,高水湖、养水湖、泄水湖彻底消失。原本四通八达的三山五园水网逐渐被阻断或占用,水系风貌支离破碎,区域各大湖泊的蓄水调节能力和生态效应逐年下降,部分河流污染严重,且多成为季节性河流。目前仅剩下北长河、万泉河、金河等主要河道。


  重构


  构建造循环水网构筑生态基流


  三山五园地区具有独特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优质人文底蕴和优良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好这张“金名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年—年)明确提出,要系统保护三山五园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为此,北京市规自委联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年-年)》,将三山五园地区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典范地区,打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生态环境与国家形象相得益彰的首都亮丽“金名片”。


  一场修复三山五园水系格局的行动在海淀区拉开了帷幕。水是三山五园的灵魂,更是河道的生态基底,于是,海淀区水务局依托《“水清岸绿”行动计划(-)》,以金河、万泉河为轴,建设玉泉山片区和圆明园片区两个水网循环系统,力争恢复自然生态的河湖水网。


  “如果采用单向补水的方式,需要大量的水源,但众所周知北京缺水,所以只能另辟蹊径。”海淀区水务局工程科科长王东东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务局在三山五园地区“编织”了两张生态循环水网,通过建设泵站和管线,实现河道与支渠间的水体循环流动,既带活了干涸的支渠,又改善了河道水质。


  “这两个水网循环系统也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根据详细的历史考证才确定的。”王东东说,历史上,三山五园的水源就分为玉泉山水系和万泉河水系这两个体系。玉泉山水系的水来自玉泉山、香山、碧云寺等山泉,汇入昆明湖,经长河汇入内城及护城河,再入通惠河至通州;万泉河水系的水由万泉庄诸泉发源,向北流经畅春园及诸王府私园,入圆明园,最终汇入清河。


  如今的循环水网,也大致依托保留下来的水系骨架。玉泉山循环水网为周边的金河、北长河、北旱河、南旱河以及玉泉山南支沟等主要河渠注入新鲜“血液”,甚至还为周边的玉东公园、两山公园等区域营造水面。目前这张水网已经完成建设,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循环补充河道,打造玉泉山周边全新的生态基底。值得一提的是,玉泉山地区的地下水也得到了涵养,五年来北坞、玉泉山等区域地下水埋深回升11.73米。


  圆明园循环水网相对简单,从清河取水,先通过泵站打入万泉河上游,再分别向圆明园、中学、北大和清华补水,形成以万泉河为生态补水通道的区域水循环,增强水流路径,在小循环中净化水质。目前该工程已经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


  打造生态样板河道重现盛期水系格局


  河道有水“打底”,就可以进一步打造三山五园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格局了。从今年开始,海淀区水务局大力推进金河、北旱河、金河和万泉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全力打造一批“高颜值”生态河道样板,传播三山五园历史水文化内涵,增加优生态、亲自然的绿色亲水空间。


  ●北长河生态治理工程


  进展:本周完工亮相


  北长河全场1.8公里,治理范围从玉泉山东五孔桥至颐和园墙外三苑闸,治理总长度为1.1公里。全线完善植被景观,局部新建观景木平台和木栈道,打造御道文化景观区和西郊游览风光区,营造成林地果园、疏林草地的特色景观,游客可以感受北长河由古至今的历史变化。


  ●北旱河生态治理工程


  进展:今年10月开工


  北旱河是玉泉山、香山等地区的一条主要排洪沟,总长度7.31公里。为了更好地支撑三山五园地区生态和水系保护,北旱河将打造一条生态绿廊、四段生态涵养段、四个景观节点,通过河道驳岸改造、水生态修复、巡河路改造提升、绿地景观提升、照明灌溉等工程构建亲水宜居的水生态格局。


  ●金河生态治理工程


  进展:今年11月底完工


  金河是南旱河东北部区域一条主要的排洪河道,全长5.2公里,历史上是三山五园地区输送水源的主要通道,在两山、中坞、玉泉等五个片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串联作用。金河生态治理范围为北坞村路桥至团成湖调节池进水口,全长2公里。将充分考虑周边现状,栽种特色种植,营造生态环境;打造步行滨水景观区和亲水码头、新建石拱桥,讲述金河历史文化,缝合三山五园片区的生态环境与景观风貌,实现水清岸绿。


  ●万泉河生态治理工程


  进展:明年汛前完成


  万泉河是清河的较大支流,源于万泉庄,流经海淀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石桥村,穿京包铁路汇入清河,全长8.53公里。其因历史上容纳众多清澈泉水而得名,现有的河道建于年,主要功能是汛期泄洪和风景观赏。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万泉河河道水位较低,沿线缺乏绿化景观,亲水性差。此次治理长度4.79公里,将通过补水、生态修复、岸坡改造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提升行洪标准,打造五区十景二十八泉,将万泉河重新打造成一条连接人与水、人与绿、人与历史、人与城市的生态纽带。


  未来


  水系格局将成型重现“泉流似玉虹”


  海淀区水务局副局长宋强表示,随着三山五园水网循环系统的完善,以及多条河道生态样板间的陆续亮相和开工建设,预计到明年年底前,三山五园历史盛期水系格局将基本成型,恢复历史上景秀文盛的海淀水文化,重现昔日“泉流似玉虹”的水生态景观。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叶晓彦文阎彤摄

制图吴薇

流程编辑吴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