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长河北岸的万寿寺,明代万历五年(年)创建,至今已有年历史。年3月,万寿寺修缮工程启动,年6月工程竣工,计划年9月初预开放,10月正式开放。有数百年历史的万寿寺迄今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规模修缮。
中路七进院的西洋门。张烁摄北京艺术博物馆供
清乾隆十六年,宫廷绘《万寿图卷》第二卷“川至迎长”中的万寿寺,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二十六年,宫廷绘《香林千衲》,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次大修:康熙二十五年,营建畅春园时扩建万寿寺
作为皇家祝寿礼佛之地,万寿寺与泱泱皇城休戚与共。明代万历皇帝敕谕:“于万历五年,命建僧寺一所,于西直关外广源闸地方,以崇奉三宝,庇佑民生,赐额曰护国万寿寺。”敕建碑文“工始于万历五年三月,竣于明年六月”。
万历三十五年(年),华严钟(今俗称永乐大钟)从位于距皇宫东北角楼米之遥的汉经厂移至万寿寺,安置在寺院东侧的方钟楼内,日供六僧击之。钟楼后兴建了药王殿、药房,为宫廷御用。
清顺治二年(年),易匾额“敕建护国万寿寺”。万寿寺是一座为封建王朝礼佛祝寿、济世安民、护国安邦的寺院。
顺治十六年(年)二月,万寿寺大部分建筑毁于火灾。据清代励宗万所著《京城古迹考》记载:“(万寿)寺在西直门外七里,广源闸之西,康熙二十五年奉敕重修。前后殿宇九层,庄严色相,巍焕如新,有圣祖御制碑文一座。”
康熙二十三年(年),清圣祖玄烨在京城西北营建畅春园。畅春园的南门向南十四里,正是万寿寺。皇族从宫中出行,若选择走水路,沿长河至万寿寺,下了码头,再向北走陆路(后称万寿街,俗称苏州街)。万寿寺是从水路至陆路的中转站,为皇家出行的驻跸之所。由此可见万寿寺的地理位置多么重要。
康熙朝营建畅春园的同时,万寿寺也得到了重建和扩建,这一年是康熙二十五年(年)。寺院建筑全部改用清官式建筑规制,殿堂也做了部分调整和改造。中路由原来的五进院落增加了两进院落,并增建西路行宫。假山地区改动较大,填埋了假山周围的水池,拆除了亭榭,在假山中部底层建地藏宫,内供地藏菩萨,上面重建观音殿。
假山后增建无量寿佛殿,种植两株银杏树。无量寿佛殿的后面建了万佛楼,为两层楼阁式建筑。楼的下层是三圣殿,内供横三世佛铜镀金雕像及十八罗汉泥塑像。楼上为千佛阁,内藏佛经,壁嵌千尊小佛。
高大的万佛楼在这里还起着原来假山的屏障作用。在这两座新殿堂的周围增加了配殿和长廊。寺院东路后侧增建了方丈院,西路增建了行宫,形成三路格局。
康熙五十二年(年),为了庆贺康熙皇帝六旬寿辰,内务府等在御辇所经畅春园至神武门的道路两侧布设景点,以供康熙帝返宫途中观看。万寿寺就是其中举办万寿盛典的重要佛事活动场所。
粉饰一新的万寿寺在万寿节迎来上千名僧众,举办盛大的千佛道场。浙江进京的耆老三百余人,在万寿寺参加了为皇帝祝寿的佛事活动。从此,万寿寺成为清皇室又一个主要祝寿佛事场所。
第二次大修:乾隆十六年,引进西洋建筑风格
乾隆十六年(年),内务府总管苏和讷奏:“本年四月二十九日奉旨万寿寺庙宇、房间粘补修饰,见新佛像、供器,装颜见新,再,西边酌量地势盖造备膳处一所。”
早在乾隆初年,乾隆皇帝便以长河水路作为御道,往来皇宫与畅春园。因为其母崇庆皇太后常年居住于畅春园,乾隆皇帝常常去畅春园向母亲问安。乾隆皇帝乘龙舟从万寿寺门前经过,若有空闲或者兴致,就下船进入万寿寺内礼佛,并于方丈处小憩。乾隆皇帝首次进入万寿寺,即为寺院正殿题写匾额“法云常住”,这块匾与雍正皇帝所赐“慧日长辉”匾额一同悬挂在大雄宝殿门首。
第二次大修后的万寿寺,中路在无量寿佛殿两侧新建了中西合璧式院门和院墙。中式圆光门顶端为金刚宝座塔式造型,而塔座、塔身却使用了曲面、球形、涡卷式的欧洲巴洛克风格。院墙用中式六边形透花窗做装饰,砖雕图案由八宝、莲花、梅花及西方的茛苕叶纹相互组合。后人将这种中西合璧式院门称为“西洋门”。
此时的乾隆皇帝正对西洋建筑有浓厚兴趣,万寿寺中出现的这些建筑显然受乾隆十二年(年)扩建圆明园时引进的西洋建筑风格所影响。
西路前方添置了寿茶房、寿膳房两组两进四合院,用来在寿典时制作御用茶膳;东路前方改建了十方院,清除了原来的华严钟楼遗址,拆除了药王殿。十方院包括大斋堂、厨房、库房和十方堂等建筑,用于僧人过堂吃饭、日常活动。东路后端改建了方丈院。
此次工程投入近四万两银子。工程结束后,乾隆皇帝撰写了《敕修万寿寺碑记》,后由大学士梁诗正书丹(用朱笔在碑石上书写,以便镌刻),建石碑两尊,分别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将其镌刻于碑体阳面,立于大雄宝殿月台前。
第三次大修:乾隆二十六年,首现黄琉璃瓦建筑
乾隆二十六年(年),乾隆帝母亲七十寿辰,万寿寺作为举行佛事庆典的重要场所,进行了重修。刻有《御制重修万寿寺碑文》的石碑立在无量寿佛殿前,为此新盖了一座八角攒尖顶黄琉璃瓦碑亭,这是万寿寺内首次出现黄琉璃瓦建筑。
《御制重修万寿寺碑文》载:“而我圣母皇太后七秩庆辰适逢斯盛,朕将率亿兆臣庶祝嘏延洪,以圣节崇启经坛,莫万寿寺宜。”碑亭内御碑采用螭首龟趺石座,汉白玉地墁有寿山福海图饰。碑亭内藻井上饰有五蝠捧寿图及仙鹤图。
这次重修,西路行宫增加和改建了整组院落,在寿茶房、寿膳房后,依次是影壁院、前正殿院、正殿院、后照房院、御书楼院。
东路僧宅区,在大斋堂院落后增建法堂院落,由南房、法堂和药师坛两组四合院组成。法堂为僧人日常习经场所,药师坛为举行消灾免疾法会场所。其后是建于康熙朝的方丈院,为佛寺住持居住和说法的处所。
至此,万寿寺建筑形成了历史上的最大规模,三路建筑完整,集寺院、行宫、园林为一体,占地三万余平方米。
崇庆皇太后七十寿辰之际,千名僧人聚集于万寿寺前长河南岸诵经,举行千佛道场。长河北岸是官员们的聚集地。寺院僧众和官员们准备迎接崇庆皇太后的情景后来被宫廷画师描绘于图上,该图名为《香林千衲》。图中宫廷人员正在寺前清扫场地,忙于接待皇帝和皇太后的准备工作;僧众们则云集于长河南岸,人头攒动,唱经台上寿星们捧着寿桃道贺,后台放置道具戏装,有官员寒暄、磋商。万寿寺建筑粉饰一新,幡旗高悬,呈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乾隆三十六年(公元年),崇庆皇太后在宫中迎来了八十大寿。仪礼结束,乾隆皇帝专程陪崇庆皇太后到万寿寺拈香礼佛。此前,万寿寺又进行了小规模的改建,主要是西路御书楼移挪。
御书楼为两层楼阁式建筑,下层为穿堂,上层为书楼。书楼两侧连接爬山游廊十进,游廊下为太湖石,游廊外侧廊壁有透花窗,中廊为亭台,东为八角亭,西为四方亭,游廊终端与行宫院长廊连接。御书楼后建大悲坛,内供观音菩萨,这里是皇族在行宫内休息时礼佛之所。
第四次大修:光绪二十年,重建万佛楼及配殿
作为皇家寺院,万寿寺平日不对外开放。嘉庆皇帝六十寿辰举行大典,万寿寺设千佛道场祈福祝寿。道光、咸丰以后,国势大衰,战乱频仍,万寿寺没有再举办皇室祝寿活动。光绪十六年(年),万寿寺中路的万佛楼起火。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常年居住在颐和园,经常往来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乘坐御座船行驶于长河之上。万寿寺在长河中段,刚好是其休息的处所。据统计,光绪十八年至光绪二十二年的五年间,慈禧有五十多次来万寿寺拈香、少坐,后人称其休息的后罩楼(御书楼)为“慈禧太后梳妆楼”。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来临之际,万寿寺作为祝寿场所迎来了第四次大规模修缮。光绪十九年(年)初,万寿寺修缮工程动工。这次修缮除对寺院原有建筑全部进行维修装饰外,还恢复了万佛楼建筑,仿照乾隆年例增建了一座光绪御碑亭,立于无量寿佛殿后,西路大悲坛院建一座六角井亭。工程共耗银二十六万四千余两。
光绪二十年(年)万寿寺修缮完工,十月,慈禧太后寿典临近,户部尚书翁同龢奉旨撰写了《重建万寿寺碑文》:“兹者恭逢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六旬庆典,懿旨申谕:以民生国计为念,罢臣工进献,发内帑,普振各省穷黎。”
碑文援引慈禧发布的一道懿旨,意思是要以国民生计为念,停止寿典进献活动,赈济穷苦百姓;并强调万寿寺瞻礼一事则是例外,因为这是先朝留下的成例,她不能改变前人的做法。所以还得把万寿寺整修一新,才符合体统。
清末,每年的四月初一至十五浴佛节期间,万寿寺都对百姓开放半个月。20世纪初清帝逊位,30年代以后长期驻军,万寿寺名声日渐湮没。
万寿寺是建制规格很高的佛教寺院。从平面布局看,中路建筑气势宏大,肃穆清冷;东路建筑风格简朴,布局紧凑;西路建筑富丽堂皇,静雅清幽。三路建筑功用分明,中路用于皇室祈福祝寿、礼佛活动,东路用于僧侣生活、接待访客,西路回廊曲院,为行宫园林景观。
第五次大修:年至年,历时最长的一次修缮
年,万寿寺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百余年来,由于风雨剥蚀、社会动荡,保存下来的座建筑、间房屋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本体、展示万寿寺的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万寿寺修缮工程于年闭馆筹备,年3月15日正式启动,年6月20日工程竣工。此次修缮是万寿寺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修缮。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叶,万寿寺古建筑群陆续进行了小范围修缮。年5月,北京艺术博物馆筹备处在万寿寺中路成立;次年,万寿寺一期修缮工程结束,修缮了中路一进和二进院落。之后,本着“边修缮边开放”的原则,年8月,万寿寺二期修缮工程基本完成,修缮了包括中路大雄宝殿后到大禅堂之间的建筑,以及中路最后一进院落,北京艺术博物馆正式成立。
年,万寿寺三期修缮工程结束,寺院中路全部修缮完毕并对社会开放。年初至年,万寿寺恢复了民国期间烧毁的万寿阁建筑,并全面油漆彩绘了中路建筑。与此同时,西路行宫也得到修缮,恢复了年被焚毁的前正殿建筑及其院落。经过近二十年的修缮、复建,万寿寺的中西两路建筑得到了全面复原。
万寿寺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只有不间断修缮和修复,才能保持其原有状态。历史上的古建筑“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万寿寺距离上次部分建筑修缮过去近二十年,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无论是梁架结构还是地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个别建筑已经出现危险;尤其是东路古建筑损毁十分严重。为了保持这座皇家寺院的总体风貌,对万寿寺进行整体保护修缮已经十分必要。
年,北京艺术博物馆作为万寿寺的管理使用单位,聘请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承担万寿寺保护修缮的勘察设计工作。年1月,北京艺术博物馆闭馆,占地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迎来建寺以来的第五次大规模修缮期。
年6月,万寿寺中、东、西三路古建筑修缮全面竣工。此次大修由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先后投入人力共人次,历时五年六个月之久,是万寿寺建寺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次修缮工程。
万寿寺的前四次大修,是为了皇室祈福庆寿。此次万寿寺修缮距离上一次大修(年)已经过去余年。新时代的古建修缮,以保护好历史文物、传承好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为出发点。预计年9月,北京艺术博物馆将以全新的面貌对公众再次开放。
(原标题:万寿寺的五次大修)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王淑珍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