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历史文化风景摄影三 [复制链接]

1#

摄影

文陈群有

十一、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占地余公顷。颐和园是乾隆皇帝年为其母祝寿而修建的皇帝花园,原名清漪园,帝王后妃常逍遥乐于此,咸丰十年(年)被英法联军野蛮焚烧。年慈禧挪用军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年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年再次修建,年作为清室私产开发,年后正式成为公园。年颐和园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颐和园仁寿殿

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年),咸丰十年(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年)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为颐和园听证区的主建筑。

颐和园文昌阁

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古时认为是主持文云功名的星宿。颐和园文昌阁是颐和园六座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年),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阁两层,内供铜铸文昌帝君和仙童童特,文昌阁与万寿山西供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武辅粥”。

颐和园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米,由于桥孔大小不一,所以桥面由一定的坡度,象一张弓。桥的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颐和园佛香阁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高20米的方形台基上,高41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在清乾隆时期,在此筑9层延寿塔,至第8层,奉旨停建,改建佛香阁,年毁于英法联军,光绪时在原址依样重建,供奉佛像。

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年),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年重新建造。长廊全长米,共间,有根柱子,余幅彩画,彩画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情节。颐和园长廊年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美誉。

颐和园清晏舫

清晏舫又名石舫,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年),舫身采用巨石雕造而成,通长36米,有上下两层舫房。舫上舱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年(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

颐和园苏州街

苏州街是颐和园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拌,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年被列强焚毁,年重建,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

颐和园松堂

十二、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于年12月开工,年9月建成。设有歌剧院坐席,音乐厅坐席,戏剧场坐席。

十三、大栅栏

大栅栏大栅栏

大栅栏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从东口至西口全长米,分布着11个行业36家商店,其中有瑞蚨祥、正兴德、同仁堂等中华老字号商行。大栅栏已有多年的历史,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朝,从清代开始繁盛至今,年义和团曾一把火将整条街付之一炬,重建后依旧繁华。

大栅栏瑞福祥

瑞蚨祥始创于清同治元年(年),为山东省章丘县旧军镇孟氏所开设。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开业于清光绪十九年(年),为旧京城“八大祥”之首,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亲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瑞蚨祥绸布店所提供的。

大栅栏祥义号

祥义号绸缎店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年),由当时浙江杭州著名丝绸商贾世家冯氏家族传人冯保义联合慈禧太后手下太监总管小德张(张祥斋)共同创办,迄今逾百年历史。“祥义”二字,取自创办人张祥斋的“祥“字与冯保义的“义”字,寓意“天降祥瑞”、“恪守信义”。清末民初,祥义号为北京绸布业“八大祥”之一。

大栅栏正兴德

正兴德茶庄创办于清乾隆三年(年),至今已有年历史,初期名为“正义号”茶庄,清咸丰七年(年)改名为“正兴德茶庄”,因其创始人系回族,信封伊斯兰教,故“正兴德”为清真茶庄。

大栅栏东来顺大栅栏狗不理

十四、长陵

长陵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陵寝的主体部分—陵宫,建于明永乐七年(年),明宣德二年(年)竣工,占地约1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宝城、明楼、祾恩门、祾恩殿、左右廊庑、神厨、神库、具服殿等,在天寿山诸陵中规模最大。

长陵棂星门长陵祾恩门

祾恩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榜额书“稜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月台下御路石雕十分精美,下为海水江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为两条矫健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

长陵祾恩殿长陵祾恩殿长陵祾恩殿

祾恩殿,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达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殿下有三层汉白玉栏杆,御路石雕刻有祥云、升龙、海马、海水等图案,工艺精湛。大殿内“金砖”铺地,支撑殿宇的60根金丝楠木大柱,用材粗壮,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

长陵明楼

长陵明楼,重檐歇山顶形制,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fu),篆刻“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大字。圣号碑初建时刻文为“太宗文皇帝之陵”。嘉靖时改“太宗”庙号为“成祖”,并用木套写“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样套在了原来的碑身之上。万历三十二年(年)五月,明楼和碑石被雷火击毁,次年重新建造了明楼和碑石。

十五、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米,于元大都同期建成,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南锣鼓巷里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南锣鼓巷南锣鼓巷南锣鼓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