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和园位于颐和园仁寿殿北侧,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处皇家戏园建筑群。其前身怡春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年),是乾隆皇帝奉母游园临时休憩之所,未毁时的怡春堂不是一座戏台而是一所院落。光绪朝重修颐和园,由样式雷第七代传人雷廷昌担纲设计,怡春堂旧址改建成德和园。
乾隆朝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局部包括乐寿堂、宜芸馆、怡春堂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颐和园德和园烫样
当年的清漪园只是一座御园,皇帝临幸“辰来午返”,当时园中只建有一座两层的听鹂馆小戏楼供临时娱乐,而光绪年间重建的颐和园与当年的清漪园不同,它不只是御园还是一座行宫。慈禧常年居住园中,每年春、夏、秋三季,都住于颐和园听政,待十月初十日其大寿之后方起驾回紫禁城,当年的听鹂馆戏楼已满足不了需要,因此修建颐和园时,慈禧选定紧邻仁寿殿的怡春堂旧址修建一组大型的戏楼建筑,命名“德和园”。
颐和园听鹂馆戏台
颐和园德和园戏台
德和园始建于光绪十六年底(年),历时四年建成,为帝后、太后听戏之所。建成后,慈禧皇太后在德和园看戏达多天次,她不但精通曲律、善解文词,而且还能改戏、编戏。杨小楼、谭鑫培、孙菊仙等外班名角都曾在此登台献艺,促进了宫廷演剧与民间演剧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慈禧太后像
左:德和园修建工程清单;右:颐和园内戏台、看戏廊等工做法清单
同光十三绝(右二为谭鑫培)
德和园建筑群共三进院落,一进院落为入口交通区,主要建筑为两层的扮戏楼,供存放道具、演员备场之用;二进院落为观演区,在扮戏楼以北,为三层的戏台,以及帝后、太后看戏的颐乐殿和大臣看戏的东西看戏廊;三进院落为寝居区,主要为帝后、太后休息而设,为正殿庆善堂和两座配殿。
扮戏楼
大戏台
颐乐殿
颐乐殿明间内景慈禧太后于此接受看戏前大臣叩拜
看戏廊
庆善堂
德和园戏台是清朝宫廷四大戏台之一,也是最后建造的、规模最宏大、现存最完整的宫廷戏台,戏台设有升降装置,提供立体化演出。戏台底部设有地井,戏台顶部设有天井,顶部装有辘轳绞车和升降机关。
戏台剖面图
天井
戏台顶部供演员升降使用的滑轮
三层戏台除具备一般戏台的形制特征外,还有其本身的特别结构,即楼分三层,上“福台”,中“禄台”,下“寿台”;上层是仙境,中层是神道,下层是人间,台底下是地狱。三层戏台天、地井相通,可表演上天入地、神出鬼没的戏剧。
戏台的建筑形制是随着演剧的需要而发展变化的,清代为饰演宫廷大戏特别建造三层大戏台,以特殊的结构形制来满足演剧的特殊要求,正如连台剧本《劝善金科》卷首“凡例”中所揭示:
“从来演剧,惟有上下二场门。大概从上场门上、下场门下......若夫上帝神祗、释迦仙子,不便与尘凡同门出入,且有天堂必有地狱,有正路必有旁门,人鬼之辨亦应有分晰。”
《昭代箫韶》“凡例”中也强调:
“剧中有上帝、神祗、仙佛及人民、鬼魅,其出入上下应分福台、禄台、寿台及天井、地井”。清宫廷连台本戏《昭代箫韶》在德和园演出
作为观演建筑,视听效果是衡量其设计优劣的主要指标。慈禧太后对听戏的要求十分严格,在没有扩音技术的古代,作为开放空间的德和园戏台,如何获得良好的视听效果,设计者利用声学原理解决了听戏的声效需求。德和园内帝后的观演位置距戏台约20米,在百尺之内,能较为清晰地看清演员的表演姿态和面部表情。
京剧各行当声音特性虽各不相同,但唱腔的特点之一是调门高,音质丰满、富于穿透性,这就要求厅堂音质对中高音频要有较好的再现能力,同时要保证高调门快速演唱时的语言清晰度。同样,对于快节奏和中高频居多的京剧伴奏乐器发生特点来讲,也需要厅堂对音质的再现能力。
德和园大戏台能够将京剧艺术完美地展现出来,首先得益于戏台下面的地井,地面被设计成架空的木地板,于是戏台下面形成了巨大的空腔,这样就能使声音产生共振和共鸣,为现场表演增加了良好的声音效果。大戏楼的东西两侧还建有看戏廊,当声波碰到看戏廊的建筑,就会被反射回来,于是演员们声音听起来就会更加的饱满。
地井
戏台与东西看戏廊之间合理距离
另外,大戏台的门窗使用的都是较薄的木质结构和单层玻璃,这就对低频音起到了一定的吸收作用,而戏台又是不完全封闭的空间,院落没有覆盖屋顶,声音可以适度的散失掉一部分。正是如此设计,才使德和园大戏台的混响时间长短非常适合戏曲的演出,既能使音乐声听起来圆润丰满,又不会影响京剧中语言的清晰度。
大戏台门窗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科研机构对大戏台进行了声学实测数据分析,发现时至今日,大戏台依然声场均匀,混响时间非常适合京剧的演出;更令人称奇的是,经过精密的测试,在德和园中,视听效果最佳的位置竟然就是慈禧太后当初看戏的颐乐殿前廊。
德和园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它的设计理念、技术与戏曲表演艺术实现了较好的融合,为戏曲发展过程中的创作和观演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今天的德和园依然是重要的戏曲艺术表演场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发挥着自己的价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