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夏意匠园林建筑历史的基础 [复制链接]

1#

中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土地辽阔,历史悠久,建筑遗产极为丰富。数千年来,中国建筑随着社会发展与建筑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城镇规划、平面布局、建筑类型,艺术处理以及构造、装修、家具、色彩等方面,久已树立一套具有民族特点的艺术理论与缜密完整的营造方法,从而形成东方建筑的一大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灿烂辉煌之一页。《华夏意匠》一书最可贵之处,是在用现代建筑的观点和理论分析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问题,并希望能够较为系统地全面地解决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认识和评价问题。允鉌先生在此书中尽量引用中外古今有关文献著述以供讨论。

“华夏意匠——经典再读”专题以《华夏意匠》为基础将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提炼整理,带领大家再次感受此书所传达的思想和理念。

园林建筑

历史的基础

1

早期

在早期的历史上,我们可以找寻出两个形成园林建筑的根源,并且可以“追踪”出两条进展的线路。其一就是独立性质的“园”的设立和演变,其二就是宫室住宅园林化的发展。后世成熟了的“园林建筑”,毫无疑问都是这两方面积累的技术经验的成果。

“园”,相信是随着农业社会的产生便出现。最早的时候,园的含义并不是指专供欣赏、游憩、娱乐之用的“花园”,而是指用作生产的果园、饲养动物的兽园。关于“园”,《说文》所下的定义是“树果曰园,树菜曰圃”,“园”不过是说用于种植果树的地方。这种农业生产性质的园一直存在着。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部分的园就有了目的性的改变,它们往往同时产生观赏和游憩的用途,对于权贵之家来说,游玩比生产来得更为重要。于是园就更多地按照游玩的要求而兴筑,虽然如此,原来的生产目的多半仍然保留着。《春夜宴桃李园图》就对这个问题说明得很清楚,“夜宴”是享乐,“桃李”是生产的果树。古代的“园”很多时候都具有“享乐”和“生产”的二重性。

春夜宴桃李园图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中国最早、最大的园就是三千年前周文王的位于长安以西四十二里,方圆七十里的“灵台,灵沼”。对于这个规模巨大的御园,《诗经》有过这样的描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工在灵囿,塵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于牣鱼跃。这是一个有山、有水、有建筑物的园林,是经过大规模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园中有鹿有鱼,显然是同具观赏与生产的双重目的。

基于这个传统,其后历代的帝皇都有“御园”之设,春秋战国时代的“章华台”、“丛台”,秦汉的“上林苑”都是这一类的皇室园林。“园”的用途除了生产和游憩之外,还视需要而扩大,有时还兼及政治和军事的内容。汉武帝在他的上林苑中,仿照昆明的滇池开了一个“昆明池”,池中“设戈船各数十,楼船百艘,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葆簇盖,以教习水战。池鱼给诸陵祭祀,余付长安尉”。这个园囿就同时成为了训练“海军”的基地。一直到了清代,乾隆还打算继承汉武帝这个传统,将颐和园的西海改称“昆明湖”,在此训练“水兵”。

昆明湖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

秦汉时期

从秦汉时代开始,各个朝代都出现了不少的著名的皇家苑囿,例如汉代的“樊川园”、“御宿园”率,魏晋洛阳的“芳林园”、“琼圃园”。“灵芝园”,“石祠园”,邺都的“鸣鹄园”、“蒲萄园”、“华林园””,北宋汴京的“艮岳”等等,都是纯粹以“园”作为主题的独立的“御园”,除此之外,民间也同样存在着很多由生产性质的“园”转化而成的优美的名园,著名的如五代钱氏的“金谷园”,宋史氏的“网师园”等。

艮岳平面图

图片来源:百度

在发展的过程中,“园”的内容是逐渐地转变的,在古代人的生活中,部分的园成为了一个寄托情怀的环境,于是实用的目的就会让位给艺术的内容,因而造园的建筑元素就日益增加和丰富起来,园景设计的理论也得到了发展。据文献记载,仿照自然的景色创造人工的山水树石风景大概始于汉代,茂陵商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所筑的园就是据知的先例。园中普遍地建筑与园景相结合的亭、台、阁、榭,相信是始于隋唐之后。当然,这是指作为园林中的建筑元素而言,至于楼、观、阙等建筑物,在汉苑中早已出现。以人工模仿和创造自然景色始于汉代,在园林中加入亭、台、楼、阁等元素则盛于唐时。此后,它们共同表达过无数的醉人的艺术语言。

另一方面,除了以“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建筑设计之外,还有以建筑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园”。以后者而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园林化的宫室宅舍,另一种方式就是在建筑群之外另附一个“苑”或者“园”。园林化的房屋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建筑类型,虽然有人崇尚高楼大厦,规则整齐的人工环境,但是不少人仍然十分眷恋自然。园林化的建筑可指简陋的“竹果荫宇,茅茨之屋”,也可指豪华的“壁柱彩画,鱼池台苑”,无论如何,它们在开创着各种“园林化”的建筑形式。自从房屋建筑受到了形制的约束之后,不论宫室或者宅第都不能任意地违制摆布,二者兼顾的办法将园容纳进去成为另一个组成部分,使它们既可符合制式的要求,同时又可享受自然景色之趣。

御花园千秋亭的壁柱彩画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假如,我们对古代文献的记载或者文学上的描述详加分析一下的话,印象中似觉是园林建筑的皇宫或者宅第,它们大部分其实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一“言”和“苑”的组合,“宅”和“园”的并举。虽然,“宫"之中也许有园,“苑”之中也会有“宫”,或者说“宅”之中有“园”,“园”之中也有“宅”。但是,这两个部分显然分属两种不同性格的环境,形成两种格调不相同的地区。比方,汉刘歆在《西京杂记》中说:“汉高帝七年,旋相国营未央宫。因龙首山制前殿,建北阙未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在后,宫池十三山六池山一亦在后宫,门闼凡九十五。”假如,我们根据这一类文字粗略地加以想像,它就是一座园林化的、处身在山水林木中的皇宫,问题就在于“前殿”和“后宫”。其实,这个建筑群极可能是这样布局的:阙和三十二座在外的台殿,必然就是严肃、对称、魏峨地排列着的建筑群,强调对称的构图。当然,空间中会有花木和宫池作为景色的点缀和衬托(宫池的另用途就是防火),但并不构成一种园林化意境的环境和布局。至于山池等园林部分则是称为“后宫”的另一个地区了,当中也有台殿,不过这就是“苑”,就是与前殿性格全不相同的“园林建筑”。

这种“二重性”不但存在于汉代的未央宫,其实这就是古代皇宫普遍的规划方式,不论秦的“阿房”、隋的“大庆”,唐的“大明”以至历代的皇宫几乎无一不是采用这种布局原则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中国皇宫都包括有“园林建筑”的内容,但是,我们绝不能认为皇宫就是“园林建筑”。这种“二重性”同时也同样存在于王府以至民间的宅院,甚至寺庙以及其他用途的建筑。

“宫”与“苑”、“宅”与“园”同时组织在一个建筑单位内,两种不同的元素不相混合,各自分离而并合,这种方式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一个很主要的精神。虽然常见“宫”和“苑”组合,“宅”与“园”并举,但是它们多半基本上都是“组合体”而不是“混合体”。它反映出很多思想,也包含着极多的含义。它的并合表现出人们的双重生活要求,它的分离而存在使各自能按照自己的要求面互不干扰地发展,各自开创自己的天地。中国的园林建筑之所以能够取得高度的成就,相信,是和历史上一开始就使它不处于一种互相从属的地位,保持独立自成一体的性格分不开的。在技术上,这也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总的来说,也完全符合中国建筑艺术所追求的一幕一幕不同变化的“戏剧性”展开的意念。

唐东京(洛阳)宫城中的“宫”和“苑”组织关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华夏意匠

宋汴京(开封)宫城中的“宫”和“苑”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片来源:华夏意匠

“宫”和“苑”的组成方式

图片来源:华夏意匠

3

明清时期

在园林建筑史上,显得最为突出和最重要的就是明清期间独立的大型园囿的发展。虽然造园活动大盛于清代,但是它的形成有赖于明代所打下的思想上的、技术和艺术上的基础。“江南园林”是造园之风兴起的一个立足点,明御史王敬止退休后所经营的“拙政园”;元菩提正宗寺演变而来的“狮子林”;五代“金谷园”故址改建而成的“颐园”或者说“环秀山庄”;宋“网师园”旧地兴建起来的“瞿园”;吴越时便开始建园,宋时便成名迹的“沧浪亭”等都成了为人所称颂的“人工风景”。文人雅士交相题咏,此举反映出一个现象:在士大夫的心目中,此时已经确认园林建筑是一种可登大雅之堂的艺术。

拙政园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明代末期,北京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私园,如李伟的“清华园”、米万钟的“勺园”,还有诸如梁园、槽园、李渔的“半亩园”等都是名重一时的。更值得注意的就是这些实践的基础上,同时出现了一些有关的理论著述,如计成(无否)的《园冶》、李渔的《一家言》等。虽然,作品的内容过于偏重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逸致,可喜的就是总算为“工匠”之事开了言。

半亩园李渔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和弘历(乾隆)算得是清代大型园林建设的最大推动者,著名的“圆明三园”和“热河行宫”(避暑山庄)都是始于康熙的计划,完成于乾隆之手的。圆明三园周围七十里,避暑山庄面积三倍于颐和园,这都是大如一个城市的“园群”或者说“围城”。此外,乾隆还在前代的基础上,完成了重建“三山”、“三海”的计划。三山者,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也,香山称为“静宜园”,玉泉山名为“静明园”,万寿山则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三海者,即北京市中心的北海以及中海、南海,合称为“三海”。圆明园被外国人称为“万园之园”(gardenofgardens),大概自古至今举世的园林建设都还没有人超过玄烨和弘历的大手笔。

承德避暑山庄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圆明园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整个清代可算得上是一个园林建筑的时代。过去的朝代,开国时大多数都要忙于宫殿都城的建设,清代因为继承了明代的皇宫和都城,它们不但完好无缺,而且称心如意,于是就不必为此事而尽心费力,转而专注于皇家园囿的建设计划上面来了。除了康熙和乾隆之外,几乎历代的清帝都是园林建筑的爱好者,即使在内忧外患严重的清末时期,慈禧还不顾一切,两次重修颐和园。除了皇家的园囿之外,全国各地的官商人等的私人园林在“上行下效”的风气下,相应普遍地有了极大的发展。江南名园在明代的基础上,做出更进一步的扩充,重视造园之风整整维持了三四个世纪。这种情况表示了在这个时代的人的心目中,造园才是人工环境或者建筑艺术所能达到的一个最高的境界。

早期的“园”生产目的大于观赏,其后就是二者并重,锐意发展的结果就成为了集中和重现天下美景的地方了。清代是园林建筑取得最大成就的时代,它们的成功有赖于明代在思想和技术上打下良好基础。康熙和乾隆是举世最大的几个园林建筑计划的创议者,至今为止相信再没有人有过超过他们的大手笔。

本文内容只用于专业学习及交流

文字内容摘自《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版权属于天津大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

华夏意匠——经典再读商业建筑的集中和分散

华夏意匠——经典再读园林建筑的设计思想和意念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