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占地面积余亩的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基础构建大山水,形成了以行政、生活、游览三大功能区块形成的结构。第一,行政区块:以仁寿殿为中心,为帝、后听政之所;第二,生活区块:以乐寿堂、玉澜堂为主体,为帝、后们生活起居场所;第三,赏景区块: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为皇家赏景之所。
颐和园昆明湖万寿山全景
颐和园结构一: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块,为皇帝听政、接见外宾之所
颐和园在乾隆皇帝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时候,并没有行政和居住区块,因为皇帝都是当日来回,并不居住。不过,到了光绪年间,以慈禧太后退居休养的名义,在这里建立起了离宫,事实上,这里就成为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听政、接待外外宾的主要场所。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心。
以仁寿殿为核心的行政区块的位置
这个在光绪年间形成的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块,在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光绪十二年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作为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的地方,除了主体建筑仁寿殿之外,按照宫廷“外朝”的形制布局,在仁寿门外,又设置了南北九卿房,它是宫廷建筑外朝部分的重要标志,构成了颐和园园内的政治活动区。这里发生过的最有名的历史事件,就是年光绪皇帝曾在此召见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揭开可维新变法的序幕。
仁寿殿及周边建筑细节
颐和园结构二:以乐寿堂、玉澜堂为主体的生活区块,为帝、后们生活起居场所
由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长期在颐和园理政,这里就慢慢形成了庞大的配套生活区块,这个生活配套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帝、后的居所为主体,位于行政区的西侧,万寿山下,南面是一望无际的昆明湖,环境十分宜人。
慈禧太后乐寿堂正门“水木自清”
在生活区块中,乐寿堂是核心建筑,为当时慈禧太后的寝宫;玉澜堂则为光绪皇帝的寝宫,戊戌变法失败后成为幽禁光绪皇帝的场所;宜芸馆正殿是光绪皇后在园内的寝宫;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颐和园内文昌阁之东的文昌院,这里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文物数以千计,颐和园的珍贵文物大都陈列于此。
颐和园著名的画舫
颐和园结构三: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风景区块,为皇家赏景之所。
对于颐和园来说,最广阔的面积,还是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构建的风景区块,这也是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时的主体结构,在颐和园多达亩的广阔面积中,昆明湖等水面的面积多达3/4,甚至把园外几十里外的北京西山,以及玉泉山上的妙高塔、玉峰塔等也借景入园,景色模仿西湖,但不逊色于西湖。
昆明湖及园外的玉泉山
昆明湖给颐和园带来了广阔的视野和山水灵气,不过,颐和园景观的视觉核心,还是万寿山,整座万寿山经过精心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后山景区、长廊一线风景区、万寿山后湖景区、寿山前山景区、万寿山点景区、万寿山西部景区等六个风景绝美的区域,包括了主建筑佛香阁,以及谐趣园、苏州街、长廊等经典的园林建筑和景点。
颐和园的风景灵魂万寿山
颐和园占地面积广袤,园门也众多,因此,游览颐和园,就要首先把握住颐和园的结构,将颐和园分成行政区、皇家生活区、风景名胜区三个功能结构区块,把握住仁寿殿、乐寿堂、昆明湖与万寿山这三大功能结构区块的核心建筑,就不会错过颐和园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