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皇家揭秘元大都与明北京城龙脉靠山 [复制链接]

1#

我国传统风水学讲究“龙脉”,小到一村一镇,大到国家的首都,都要循“龙脉”而建;而来龙止落之处,穴场背依之山,便是该村镇或都市的“主山”,又称“镇山”或“靠山”。

村镇的风水格局较小,可以建在龙脉的支脉、支支脉上;而国家的都城则不然,非建在“大干龙”上不可(传统风水学以昆仑山为天下的祖山,它发端出五支山脉,其中三支向东南进入中国,即北、中、南三大干龙)。古人认为,国都的龙脉关乎一国的气数,而其背后的靠山更是王朝的镇佑之山,必须气势磅礴,端崇尊贵,才能坚固而为万世不拔之基。

众所周知,北京城的龙脉为天下最长的龙脉,即北干龙;而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其靠山在元、明两代却选定了不同的山:元大都城的靠山是位于今颐和园西面的玉泉山,明北京城的靠山则是今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

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将都城从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迁至元大都(今北京城),元初著名政治家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在他的主持设计下,西山玉泉山被定为元大都城的龙脉主山。所以在元代,玉泉山周围都被设为了禁地。

年,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帝)筹划由南京迁都北京。他召集了大量的相地名士,为他寻找“万年吉壤”,最后选定了由江西风水大师廖均卿堪选的陵区即今明十三陵,并以十三陵的靠山天寿山作为北京城的龙脉主山。

那么,玉泉山和天寿山从风水地理上看,有何不同呢?我们试简单比较如下:

首先,从二者的位置来看,天寿山位于玉泉山北面数十公里,所俯视的区域面积更广,格局气魄也更大。

按明朝人的说法,北干龙发于昆仑山之中脉,绵延万里而至燕山,复东行数百里起天寿山。此山为北干龙正结之龙脉,龙脉至此,乃落平洋(平原),方广千余里,山水大会,形胜甲天下,实国家亿万年永安之地。

其次,玉泉山主峰海拔仅米,而天寿山海拔有多米,显然天寿山要高大挺拔得多。

不过,玉泉山因泉得名,“随地皆泉”,是风水中“支水”的最好水源,今天流经故宫(紫禁城)的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就是元代人工开凿,从玉泉山引水注入的。所谓“金水”,即表示水是从西方引来的(西方在五行上属金)。

最后,从风水学的角度看,二者各有特色,又有相近的设计思路。北干龙龙脉万里而来,至天寿山而“顿”,气势磅礴,彷佛从天而降;天寿山俯视北京平原,龙脉至此便潜入地中,是为“伏”或“藏”。明代修建紫禁城时,在宫城北面累筑万岁山(今景山),遂把潜入地中的龙脉引出,成为紫禁城的镇山。也就是说,龙脉之生气是从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一直贯穿到了紫禁城。

与此相似,元大都城以玉泉山为龙脉之“顿”,玉泉山前有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的前身),龙脉至此即潜入湖中地下,至万岁山(今北海琼岛)又被引出,是为元大内之镇山。二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别忘了点赞、转发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