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1封面新闻记者王婷全民旅游时代,年轻人都向往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们的父辈人均国民出游只有0.2次,其中多是不超过公里的“顺道游”。作为较早一代的旅行者,老言的“顺道游”可是下了大手笔——花费10块钱,第一次搭乘从天津到北京的“子爵号”飞机,票价相当于在最有名的饭店吃一顿十人餐。老言在马蜂窝游记中写道,“飞机7点准时起航,28分钟即到首都。乘飞机的农民中不少是到北京‘旅行结婚’的青年人,更多的是想到北京看看人民大会堂,到故宫、北海、颐和园游览的老年社员。”“子爵号”登机牌和中国民航赠的通讯录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的票据虽然简单,却会在登机牌、地图、明信片上提供中英文双语信息,方便国际游客阅读。这是因为中国旅游业初期被定位为重要的创汇产业,入境旅游获得了长足发展。正是在这群外邦来客的亲身示范下,旅游这一理念得以在国人心中生根发芽,国内游也在摸索中不断发展。步入九十年代,中国迎来大众旅游热潮。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对中国公民开放大门,“新马泰”立刻成为中国人走出国门的第一站。国内旅游更是热闹非凡,年开始实行的双休日制度,年开始实施的黄金周政策,都让按捺已久的中国人开始计划真正意义上的一场旅行。马蜂窝旅行者老牛分享的旅行照片据旅行者老牛分享,他曾用半个月时间走完上海到成都的自由行,游玩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再到重庆,看了白公馆渣滓洞,夜晚游鹅岭,再乘船游三峡,大宁河小三峡,再到武汉玩黄鹤楼……一路山水相伴,不亦乐乎。自由行中最令人费心的当数前期规划。“年时的旅游与现在大不相同,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地上网订机票、订旅馆,所有旅游信息都可以从手机上查询。”老牛分享道。与此同时,旅游供给端的不完善,也让接待设施、交通运力成为旅游“受罪”的客观因素。中国人从第一个黄金周,第一批出国潮,第一次高速路免费,到如今拥有72个免签证或落地签国家和地区……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三大市场全面繁荣,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成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更多阅读:携程旅行网CEO孙洁:技术赋能让中国旅游走在行业前沿
70年70人·科技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