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 [复制链接]

1#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用方言留住记忆,用乡音留住乡愁

01乡音博物馆栏目介绍

「乡音博物馆」

我们的乡音,我们的方言,正在迅速流失。我们这一代或许还能说些方言,但我们的下一代,更大的可能是只会说国语和外国语。

但方言承载着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更展现着地域独特的文化。我们想保护它,想留住它。

南腔北调的中国,不是更可爱吗?!为了不让下一代,失去传承的方言,让我们一起:留住乡音,留住乡愁。

我们诚挚邀请你参加「乡音博物馆」,以一首诗,或一段文字的形式,录制并分享来自你的家乡的方言,以此留下一段乡音,留住一抹记忆。

「乡音博物馆」第四期

来自北京的天辉,用北京话为你朗读《北平的秋》,带你一起体会老舍笔下胜过天堂的北平。

点击收听

北平之秋乡音博物馆04:23来自煮海时间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老舍

《北平的秋》

《四世同堂》选段

老舍

天辉

北京

老舍(年2月3日—年8月24日),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的“劳动模范”。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02《北平的秋》原文节选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象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或摊子上,又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况且,他们还会唱呢!他们精心的把摊子摆好,而后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唉——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

同时,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

同时,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同时,以花为粮的丰台开始一挑一挑的往城里运送叶齐苞大的秋菊,而公园中的花匠,与爱美的艺菊家也准备给他们费了半年多的苦心与劳力所养成的奇葩异种开菊展。北平的菊种之多,式样之奇,足以甲天下。

同时,象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久已残败,可是荷叶还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

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象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作者:老舍,节选自作品《四世同堂》

03换个角度看诗歌

上学的时候我总是不能理解,为何老舍那么喜欢北平。也不能理解郁达夫说“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只为饱尝故都的秋味。”

老舍说,在他的理想里,春天要住在杭州,夏天要住在济南,秋天呢,则要住在北平,冬天就住在成都。

可能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它最美的季节,我们喜欢甚至执着于一个城市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那里有挂念的人,也可能那里灌溉了我们的梦想,留存了我们的岁月和记忆,哪怕是因为某个人而爱上了那座城。

其实我对于北京最初的印象,应该是一年级语文的第一课《我爱北京天安门》。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亲眼见到天安门,看看所谓的紫禁城、帝都是怎么让人如此着魔。

可真的当我走到天安门城楼下的时候,凝望在图片或影视剧里见了无数次的城楼、红墙黄瓦的宫殿。才发现,我可能更喜欢的是老舍笔下那些还被称之为“北平”时代的记忆。

于是我穿梭在南锣鼓巷、后海、烟袋斜街、帽儿胡同、《城南旧事》的南柳巷,寻找书中记载的印记。才发现北京的老城墙都拆除了,老胡同也大都消失了,只剩下几座孤零零的城门楼子,和在一片钢筋水泥中隐藏着那么几条被商业化的胡同,胡同中的一些老房子也颓败了,房上的青瓦也有了裂纹。

眼前忽然就涌现林语堂、老舍、沈从文的作品集,他们似乎从书中向我走来,诉说着北平的故事。突然有点理解他们笔下,漫步胡同里,抚摸着粗糙的青砖,看着片片灰瓦,感受着古典的宁静、诗意的沧桑,还有那些叙述着四合院与胡同里城南旧事,和徘徊在历史长廊的行人。

我想我对胡同的深情,应该就是从他们文字里获得的。有时候,年纪越长就会越喜欢那些老物件,因为可能真的一旦被破坏了,就再也见不到、回不去了。“幸存”的那些老胡同躲过了一次次硝烟弥漫的战火,躲过了一次次城市现代化的改造拆迁,躲过了“大革命”“破四旧”中愚昧和狂热,这些老胡同能够留下来,实属不易。

我其实并不极度向往某个城市,因为我知道所有的城市都一样。相似的房,相似的车,相似的街道,还有相似的步履匆匆,当然有相似的繁华,就也会有相似的贫瘠。

日渐趋向于国际大都市的北京,那些老胡同或许总有一天一如消失的老建筑和古城。也许最终抗拒不了自然规律直至彻底消失。

但城门可以被推倒,墙壁可以被拆除,甚至砖瓦都可以腐烂,惟独留存在文字里的记录是不朽的。

04乡音朗读者诞生地

北京,一个让人着魔的城市,被全球权威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联合国报告也说北京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城市第二位。

虽然,很多时候它带给你的压力想要让人逃离,但是,你还是会更爱它的包容,爱它给予的机会、繁华和看世界的新视野。

「北京」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

年以前,原始的北京城就建立了,并砌起它最初的城墙。它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如:燕京、蓟城、涿郡、幽州、北平。天子脚下,绝佳的地理位置,正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下一期预告

来自广西宾阳seven,用方言朗诵台湾诗人杨牧的《让风朗诵》。

——乡音博物馆

煮海时间:

后来的城市一样的繁华,一样的耀眼,但是还是觉得那些隐藏老树下相互辉映的故事,胜过城市的灯光和夜晚繁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