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ytysbz.com/点击北运河今昔,了解更多运河故事
摘要:缕析了不同时期北京古运河的开凿过程,主要探讨了古运河对北京城市水道格局、商业区、仓储区以及其他空间结构方面的影响,指出了当前运河和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联系,并提出了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基于遗产廊道视角下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北京运河;城市空间结构;运河文化带;遗产廊道
年3月,《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经北京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虽然没有正式公布,但对于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关于北京运河的研究多注重历史沿革、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有关运河和北京古今城市空间结构之间联系的研究不够深入,且系统性不足。鉴于此,文章从运河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入手,分析古运河对北京旧城空间结构的影响,探讨当前运河和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联系,并从国际倡导的遗产廊道视角指出了北京运河文化带的保护和建设策略,期为运河文化带的全面建设提供相关信息和思路。
一、运河开凿概况
(一)汉至隋唐时期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年),曹操征乌丸(桓),调动民工开平虏渠、泉州渠、新河三条运渠,以通水运。平虏渠经今通州漷县镇,再向北至张家湾镇。通过该渠,曹军漕船可自邺城直抵蓟城以东。进入北魏时期,此河道依然承担着运输粮食及衣物的任务,时称“笥沟”。辽代因用以转输辽东海运粮物,改称港沟河,是今北京境内的一条重要运河。隋大业四年(年)春,开凿永济渠,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自洛阳北达涿郡。唐代仍然继续沿用永济渠,基本保证该渠水运畅通。
(二)辽至清时期
辽时,泃水和沽水于今天津市宝坻区附近会合后向南,在今宁河附近入海,即今蓟运河。从宝坻向西有运河,时称萧太后河,通潞水达通县。后分两支,一支沿潮白河至顺义;一支西行沿闸河通燕京城北护城壕。辽天庆元年(年),将潮、白二河汇合口由通州上移至顺义北部牛栏山,成为辽代水运要道,是南部从水路向檀州运送军粮的干线。通往燕京北护城河的河道,则是为南京帝王、官吏和城内军民运输物资的通道。
金初,利用辽萧太后河通漕,由于水量小,运量有限。泰和五年(年),发军复浚漕渠,并开凿通州至中都漕渠。以高梁河为水源,以白莲潭(今积水潭)为调节水库,由中都北城壕直至通州,长50余里,名通济河,俗称闸河。为节约用水,在河口及沿河段段设闸。闸河开通后使用19年,于金迁都开封之后废止。在水源的开发上,元朝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元大都城市水利建设项目中以开凿运河最为著名,其中郭守敬督建引白浮泉以开辟新的漕运通道和水源工程最为突出。至元二十九年(年),河道告成,名为“通惠河”,粮船可从通州以南高丽庄经闸河入都城停泊在积水潭,形成“舳舻蔽水”的盛况。
明代对漕运十分重视。建北京之初,南粮仍由通州至京师。明宣德十年(年)改造北京城,皇城东墙东移,通惠河一段河道被圈入城内,从而截断了船只进入积水潭的通道。正统年间,东便门外大通桥建成,通惠河起点移至该处,改名大通河。嘉靖年间营建宫殿,通过大通河运送大木。嘉靖六年(年)对大通河进行了整修,同时将张家湾以上河道由通州城内改道城北接北运河,并在接口处建石坝拦蓄大通河水,这样一来漕粮借助大通河又可以进入京城。这一时期通惠河水源有限,漕运用水不足。清代继续使用通惠河,一直延续到清末。朝廷曾多次疏浚运河河道和护城河,并且扩建了西湖,使漕运水源有了保证。清代还导潮白河水入北运河,以保持漕运通畅。
二、运河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一)古运河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1.影响了城市水道格局,调节了水环境
运河为北京输送漕运物资的同时,也改变了北京的城市水道脉络。运河曾一度流至北京城很多区域,形成城内外新的水道线路,滋润了流经的区域,也满足了一定的城市用水需求,调节了北京的水环境。金代,闸河以高梁河为水源,以白莲潭(今积水潭)为调节水库,由中都北城壕直至通州。这样一来,就能够引水南下进入中都的北护城河,为北京城注入新的水源,而且运河从中都城护城河的流经,既有利于城市用水的供应,也有利于调节护城河旁的水环境,支撑北京城的发展。元代,通惠河从大都城穿流,形成城市内部引人注目的新水脉景观。据《元史》中《郭守敬传》记载:通惠河是在元至元二十九年(年)由郭守敬亲自主持、循金代闸河故道开挖的,历时一年多。水源源头主要是白浮泉,途中汇合了一亩泉、马眼泉,建造了白浮堤,然后穿玉泉山流入昆明湖,再东出长河(玉河),从和义门(西直门)北侧进入大都城。流入城内后,水道在今德胜门小关转向东南,注入积水潭和太液池(今北海、中南海),从前海向东南流出,经今地安门外东不压桥、地安门大街转向南流,经今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出南水关流入护城河。然后出皇城过北御河桥(北京饭店西侧),经台基厂二条、船板胡同、泡子河再向东流向通县、高丽庄,和白河连接起来,全长约82km。通惠河在大都城内流经了和义门、德胜门、积水潭、地安门大街、河沿大街、南水关、护城河等地,流域广阔、水道漫长,形成了都城之内的壮丽水景,改变了旧时的水道格局(图1)。
图1元代北京主要运河河道示意图
元末明初,通惠河因上游河道堵塞,水流不畅,导致河中不能行船。多次修疏收效不大,积水潭码头逐渐废去,漕运船只被迫改在大通桥下停泊。虽然运河不再联通北京城,但由于距离城市很近,仍然可以一定程度地调节城市的水环境。而且,漕运河道虽不通城内,但是元代形成的运河水道线路没有完全消失,如什刹海水域仍是北京城内的主要繁华水域。清代与运河有关的城市河道发生了一些变化。《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京城河道西自玉泉山发源,以东为长河,经高梁河至城西北分为两条,一条循城北经地安门、朝阳门东进入通州;另一条由小关进入内城。进入内城的河道也分为二支,一支自地安桥以东经东步桥进入皇城的东北隅,另一支自西步梁桥进入皇城的西北隅,然后合流出玉河桥,成为紫禁城的护城河。玉河桥之水以南由内水关流出,会于正阳门护城河,环绕九门,是为内城的濠河。又自高梁桥分流经西角楼以南,历经右安门,东流至东角楼,折向北至北便门外,与内城濠河合流,汇于大通桥,是为外城濠河。
运河除了漕运作用,还改变了北京城的水环境,一方面在城市供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化了城市的水面景观。运河的水联结起北京城内众多的河湖水域,滋润着两岸,拥簇着金碧辉煌的宫廷建筑群,碧水轻波,回环流动,给北京城带来了无限活力与灵气。
元代在大都西北郊大规模兴建水源工程,开山凿渠,引泉水循高梁河输入大都,利用大都城内的湖泊调节水量,以满足运河通航用水的需要。水源工程的兴建,使太液池水量大增。这时的太液池北部与积水潭连成一片,形成水域辽阔、壮观的城市湖泊,在湖泊入口和出口设置了闸门控制水量。太液池在城南与通惠河相通,积水潭在城北与坝河相通,京杭运河北段的通航用水主要来自这里。这处广阔的城市湖泊经过金代以来的不断改造,到了元代成为了具有城市供排水、运河输水、优化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城市水利工程。明永乐十五年(年)迁都北京,北京城区南移,出现了脱胎换骨的重建。但是明皇城则全盘接受了元的大内,这时的太液池更向南扩展了。到了清代,这片水域又称南海、中海、北海,与什刹海、后海、西海并称北京“六海”。而且,永乐十六年(年)因宫城建设的需要,将元南城墙南移,同时开挖了南城壕,即前三门护城河。东、西护城河仍然沿袭了元代的旧制,只是分别向南伸延与前三门护城河接通,向东经东便门进入了通惠河,这样运河和护城河就连接起来。护城河与城墙作为动态水流与静态建筑相结合,使动态的秀美与静态的雄威交相辉映。运河水利工程造就的水环境是北京城市风貌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流动的河渠、宽阔的湖泊水体与规则的宫城建筑、市坊街道结合起来,将动与静对立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风貌体现了帝国都城的威严,又以湖光山色赋于城市灵气和美感。
2.打破了商业区现状
北京的运河不仅发挥了重要的漕运作用,而且促进了北京码头商业区的发展。除了通州外,北京城内外有几处重要的码头商业区。
(1)积水潭码头商业区。积水潭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码头,通惠河修通之后,江南漕船可以直达积水潭,促使这一区域商务、客运非常繁华,成为商业发展较快的区域。元代的积水潭潭中水光波影、游船画舫、商旅云集,构成了一副江南水乡图。当时潭旁的万宁桥,位于大都城中心,桥上地安门大街南北贯穿,桥下通惠河东西流过,可以说水陆交汇,成为京城的交通枢纽,有舟济、陆运之利。桥旁酒楼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从南方沿大运河北上进京的人,要在万宁桥畔下船登陆;离京南下的客人,也多在此登舟,顺通惠河转大运河南下。杨载《送人》诗就反映出了当时的情景: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却到江南春水涨,拍天波浪泛轻鸥。
(2)大通桥至二闸码头商业区。明代以后,由于通惠河起点改在了东便门外的大通桥,大通桥至二闸一带成为码头,往来船只不断,岁运繁忙,漕粮高达万余石。从明至民国,这里是北京著名的风景点之一。由于货物装卸、亲朋送别多在这里,二闸一带逐渐繁华起来,名气很大,成为了重要的码头商业区。
(3)高碑店闸坝码头商业区。高碑店古村的历史久远,在元大都和通惠河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在其后来的历史中,由于通惠河的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元代通惠河修建之时,为调节水位便于通漕,自瓮山泊至通州修建了24座水闸,每处皆设置上下双闸,其中有两处是三闸。高碑店村以东为一处三闸,称平津上闸、平津中闸、平津下闸。高碑店是古运河流经的重要区域,由于运河漕运、商业贸易、人流的推动,逐渐成为了一处码头商业区。现在的通惠河,经过20世纪末的疏挖建设,重新流经高碑店,恢复了历史的面貌。水从颐和园下来,通惠河流经玉渊潭、木樨地、西便门、南外二环、东便门,至高碑店后向东到通州北关闸,然后进入北运河,完成了通惠河与大运河的联通。
3.调整了仓储区结构
运河的漕粮运输,使北京城出现了很多的仓厫,从功能分区角度来说,这些仓厫所在区域形成了北京城新的仓储区。明代正统年间,东城裱背胡同就已经设立了管理运粮的总督仓场公署。后来除在通州修建粮仓外,北京内城沿朝阳门至东直门一线也增修了一系列粮仓。清代沿袭元明两代的漕运制度,实行“南粮北调”。每年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征收米、麦、豆等粮食漕运京城,不过那时积水潭一带的港口已经荒废,东便门外大通桥附近成为卸粮的地方。漕粮运至北京、通州后,往往存储在京、通各仓。乾隆年间,北京和通州两地共有官仓十五座,厫口(收藏粮食的房)一千三百三十二座。其中京师有官仓十三座,共有厫口九百三十二座。十三座官仓的分布大致如下:朝阳门南的“禄米仓”;朝阳门北的“旧太仓”、“南新仓”、“富新仓”和“兴平仓”;朝阳门外的“太平仓”和“万安仓”;东直门内的“海运仓”和“北新仓”;东便门外通惠河北岸的“裕丰仓”和“储济仓”;德胜门外的“本裕仓”和“丰益仓”。其中,朝阳门附近粮仓最多,到了填仓时节,从南方漕运的粮米,要经过朝阳门进城。因此朝阳门又被称为粮门。朝阳门瓮城的内墙壁上刻着汉白玉谷穗一束,“朝阳谷穗”可以说是旧京城的一景。京城的其他地方还有一些仓库。例如现在南河沿迄西的磁库、缎库、灯笼库等胡同就是在过去的漕运河边,为了储运方便,这些库房多建在河道两岸。此外,在紫禁城内还专门设有“膳房库”,存放少量米、菜,以备皇帝膳食之用。因收获情况、气候、雨量以及运河水势的不同,每年漕粮运至京、通的数量和时间也都不一样。如果漕粮来得多,各仓厫存储不下时,只好露天存厫。随着时间的推移,漕运制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光绪三十一年(年)漕运制度彻底废止、漕粮全部改征银两后,北京和通州的许多粮仓也就逐渐闲置起来或改作它用了。
4.对北京城市规划和市民休闲活动的影响
运河对于北京城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影响,这里以城市规划和休闲方面的影响来说明。以元代为例,根据侯仁之先生研究,通惠河修成之后,积水潭水量丰盈,不仅水环境得以美化,而且类似全城心脏的位置更加显著。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积水潭在大都城的规划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确定大都大城的城墙位置时,以积水潭东西岸的距离作为全城宽度的一半,因此西城墙的位置就定在了积水潭的西岸,中间留有一条顺城街。东城墙的位置也应该定在同一距离上,但由于地基的问题稍向内移,视觉上没有产生大的差异。大城南墙的位置,选择在皇城南墙与中都北墙中间的一条东西线上,北墙的位置以中心台至南墙的距离来确定。大都城南北长方形的轮廓这样框定后,当时水面浩瀚的积水潭就自然落在了类似全城心脏的部位上,在大都城的平面上十分明显地显示出来。所以说,积水潭在城市规划上作用很大,而运河由于为积水潭注入了更多的水量,使得积水潭类似中心位置的特点更加突出了。元代通惠河的开掘对启动大都新城内市民的休闲活动起到了重大推动和刺激作用,形成了一些休闲路线和休闲区域。通惠河将通州京杭大运河段与积水潭、高梁河、玉泉山西湖等水体连接起未,并在沿线修筑了很多闸门,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城内外相互连接的水上休闲娱乐活动线路。其中积水潭、西湖、高梁河也成为了独立的休闲活动区域,游客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游览路线与区域。积水潭的繁荣刺激了水上游览活动的兴盛,使积水潭自身景色秀丽的休闲功能凸现出未,吸引了大批各阶层市民前来踏青、游玩、宴集,成为大都最著名的公共水上休闲地,并向积水潭的上游和下游水域拓展。今紫竹院公园的广源闸(后改称澄清闸)、丽正门东水关的文明闸以及下游的庆丰闸等,逐渐发展成为踏青、游览的场所。元代通惠河附近的一些壮观皇家寺庙的建设也大大提升了通惠河的休闲游览价值,如中心阁海子东成宗大德九年(年)建的大天寿万宁寺;广源闸东的大护国仁王寺、昭应宫;英宗时建的五华山大昭孝寺;泰定帝泰定三年(年)建的卢师山大天源延圣寺以及香山碧云庵。这些皇家寺庙有佛教活动,是通惠河沿岸的受游人青睐的地方。
(二)运河对当前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结构定位,而且,总规还提出了推进三条文化带的整体保护利用,着力保护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的规划建设、保护发展,对北京实现中央确定的城市战略定位,特别是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有着全面、系统的支撑作用。可见运河和北京的关系仍然紧密,影响着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景观等的结构布局,因此大运河文化带成为了北京目前重点建设的三大文化带之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则提出城市副中心建设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规律,遵循中华营城理念、北京建城传统、通州地域文脉,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对城市副中心生态建设提出了要求,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