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燕园生灵丨牛背鹭 [复制链接]

1#

年春天,第一次跟随绿协去野鸭湖观鸟,当我们走到跑马场附近时,突然发现不远处的草地上矗立着一群大白鸟,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白鹭,而身旁一个经验丰富的同学随即告诉我们:“那是牛背鹭”!

对于当时才入鸟坑3个多月的我来说,竟然这么快就在野外打卡这种个性独特、上镜率很高的鹭类,内心有点小激动。印象中的它们,总是出现在江南水乡,与耕田的老牛相伴,而那副温馨和谐的画面仿佛总是离我很遥远。但这次却是真真切切的见到了本尊,只可惜它们的忠实伙伴老牛不在身旁,四周亦没有绿油油的水田。

眼见空中巡逻的直升飞机越来越近、轰鸣声越来越响,它们受到干扰,径直朝向我们所在的方向飞来。借这个机会,我勉强拍清楚了它们的样子。

图中最上面三只和最下面一只,从头至前胸部的羽毛为橙黄色,这是成年牛背鹭在春夏季节所独有的羽色,称为繁殖羽(也叫夏羽)。身体余部纯白色,嘴黄色。中间两只和飞在最前面的一只,全身羽毛纯白色,没有醒目的繁殖羽,说明它们是亚成鸟,还未发育到性成熟。除了黄色的嘴之外,亚成鸟整体上与白鹭十分相近。繁殖期的成年牛背鹭图源:Wikipedia近距离观察处于繁殖期的牛背鹭,会发现它们的橙黄色饰羽更为修长、蓬松,后背还有一撮丝状红羽(蓑羽)垂下来。嘴的颜色也很奇特,由三种色调组成:尖端黄色,随后过渡为红色,基部淡紫色。这一时期的样子与秋冬季节平淡的非繁殖羽(冬羽)比起来,显得更加神采夺目、气度不凡。因此一些观鸟爱好者喜欢称它们为“黄头鹭”。繁殖期过后,它们将渐渐脱去鲜艳瞩目的繁殖羽,嘴从三种颜色转变为单一的黄色,腿也从暗红色变为黑色。下图拍摄于年9月20日,可以看到它还没有完全退去夏日的繁殖羽,头和脖子上仍残留有黄色斑块。嘴和腿已经分别转变到黄色和黑色。1.那些分不清的大白鸟们牛背鹭是牛背鹭属(Bubulcus)的唯一种类,喜欢与其他鹭科鸟类(如白鹭、中白鹭、夜鹭等)混群活动,常常集体在稻田、河边等湿地环境中觅食。这几种鹭类之间大小和体态相似,且都以白色为主,远远望去雪白一片,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缺少观鸟经验的朋友们,常误认为它们是同一种鸟类,都会十分默契地脱口而出一个统一的名字---“大白鸟”或者“大白鹤”,流传甚广。稻田里的大白鸟们,它们都是牛背鹭吗?近距离比较会发现这几种鹭类虽然太小差不多,但身材差异却很明显。然而这些体型较大的鹭类通常十分警觉,不会给人类近距离观察的机会,需要借助望远镜。另一方面,(与牛背鹭类似)一些种类在不同的季节,它们的嘴和脚的颜色,以及羽毛的形态都会发生变化,容易让人混淆。在常见的鹭类中,跟牛背鹭最像的是白鹭(Littleegret,也称为小白鹭),它们比牛背鹭要稍微高一点点,远远望去高度几乎差不多,而且非繁殖期的牛背鹭与白鹭一样都是整体白色羽毛。白鹭,嘴黑色,脖子比牛背鹭长,站立时呈S形。在繁殖期,头后面会甩出两根长长的的白色饰羽,仿佛扎了两根小辫子。但白鹭的身材比牛背鹭苗条许多,更显纤细修长。而牛背鹭较为粗壮敦实,脖粗头大,再加上它们繁殖期被染黄的羽毛,而且偶尔头部羽毛还会翘起,给人一种非主流之感,仿佛具有攻击性。如果有朝一日白鹭能进化成超级赛亚鸟阶段,应该就是牛背鹭这幅模样吧!白鹭VS超级赛亚白鹭图自网络左为白鹭幼鸟,头顶的绒毛还未退尽繁殖期的白鹭头部后面,会垂下两根细长的白色丝状饰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对此现象十分好奇,而发出“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的感叹。繁殖期的牛背鹭则没有,但后背会长出长长的橙色蓑羽。另外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在一年的任何时节,白鹭的嘴都是黑色的;而牛背鹭嘴的颜色会略微变化,基本为橙黄色。牛背鹭不如白鹭苗条。嘴更厚,一年四季均为橙黄色。繁殖期头后无垂丝。白鹭的脖子更细长,因此在飞行时,颈部有明显的弯折,而牛背鹭的弯折则不是很明显,仿佛脖子缩进了身体里。左:飞行的白鹭,可见颈部明显的曲折;右:飞行的牛背鹭。最后,白鹭的脚呈现独特的黄色,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常见鹭类的重要特征。牛背鹭(右一)与白鹭(左一和左二)结伴飞行,注意白鹭黄色的脚。另外一种与牛背鹭有些神似的鹭科鸟类是中白鹭(Intermediateegret),它与白鹭一样,全身白色羽毛,但个头比白鹭大,简直就是白鹭的拉长版,但繁殖期头后无白色垂丝,腿至脚的颜色皆为黑色。中白鹭摄于潮白河中白鹭的嘴为黄色,因而也称为Yellow-billedegret,与处在非繁殖期的牛背鹭很像。白鹭的嘴为黑色。最后一种要说的鹭类是夜鹭(Nightheron),它们的身型比其他鹭类更加粗壮矮胖,头大,脖子粗。成年个体从喉至腹部具有白色的羽毛,但头顶至后背却是与众不同的深蓝色羽毛,同样给人一种清新独特的气质。它们喜欢保持缩头躬身的猥琐姿势,长时间一动不动地站立于岸边,静待鱼儿靠近,远看就像一只蓝色的企鹅。成年夜鹭摄于荷花池脖子通常只有在看到猎物时才会伸出来。繁殖期的夜鹭也会像白鹭那样,头后甩出两根白色的丝状饰羽(牛背鹭和中白鹭没有)。摄于镜春园夜鹭主要在在晚上活动,喜欢在傍晚和夜里鸣叫,这便是它名字的由来。夏天的夜晚,燕园的上空常常传来夜鹭粗犷而嘹亮的“哇哇哇”声(所以一些地区俗称为“水哇子”或者“夜哇子”),这说明它们飞到这里来偷鱼了。深夜飞到朗润湖觅食的夜鹭(亚成鸟),摄于年。它所站立的那堆木头,是学校园林部门为让小鸳鸯和小绿头鸭安全休息,而专门固定于水底的“鸭舟”。后来,园林部门对此进行了升级改造,撤掉木头,改成堆放石块和泥土,并种上了芦苇,最终进化成名副其实的“鸭岛“。如今,朗润园的这块小小人工岛,成为多种生物竞相争抢的风水宝岛:平时鸳鸯宝宝们在这里嬉戏玩耍,正午龟鳖爬岛晒太阳,深夜又有夜鹭来此捕猎,甚至一些校园稀客如赤麻鸭也会选择在这里临时落脚。其实大多数鹭类都以鱼类为食,因而多活跃于水边,但牛背鹭的食性较为特殊,主要吃各种昆虫。除了水边,牛背鹭也常出没旱地或者水田中,如果远远地看到草地中站着一群大白鸟,那很可能就是牛背鹭了。持续干涸了一整个冬天的稻田地被重新灌水,许多藏在土里的昆虫被淹了出来,此时正是牛背鹭觅食的大好时机摄于家乡

相比其他鹭类,牛背鹭还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嗜好,就是喜欢和大型家畜(比如耕田的老水牛)待在一起,因为它们会为牛背鹭引来更多的昆虫。这就是牛背鹭获得此称谓的原因,英文中也很直接地将它们称为cattleegret。

因此,如果看到远远的草地中不仅站着一群大白鸟,中间还夹在着几只放养的大型家畜,那基本可以断定就是牛背鹭。

2.xx背鹭牛背鹭与耕牛之间的“亲密关系”,自农耕时代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我们人类看来,这种跨越物种之间的陪伴,单纯而简单,总会让人体会到生命之间的和谐与温暖。每当站立在宽阔的牛背上,牛背鹭宛如一位翩翩白衣少年以牛为坐骑,于田园间漫步。真是一幅和谐唯美的生态景观。因而牛背鹭也有“畜鹭”、“放牛郎”之称。图源:pinteres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