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 http://pf.39.net/bdfyy/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故宫文物南迁这一历史事件非常著名,但对于事件中的颐和园文物,却少有提及,对于这批南迁的颐和园文物精品更是鲜有系统研究。诚然,参与国宝南迁的颐和园文物是中华民族文物宝库中的精华,更是颐和园园藏文物的集萃,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认真整理这批遗产,是重新认识和保护颐和园文物的重要内容。
年新年到来之际,颐和园将带您见证那段起始于年的文物南迁之旷世传奇。由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主办的“传奇?见证——颐和园南迁文物展”将于12月28日在德和园正式开展。展览以颐和园文物南迁历程为序,由“奉命南迁”“辗转西南”“北返分配”“归园精粹”四部分组成,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详尽的图表数据与近80件展品、百余张珍贵历史图片相融合。展览将首次集结展出园藏参与国宝南迁的文物及档案史料,其中5件藏品为一级文物。
展览名称:传奇?见证——颐和园南迁文物展
展览日期:年12月28日开始
展览地点:颐和园德和园内扮戏楼
开放时间:9:00——16:00
展览内容略述
第一部分——奉命南迁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鲸吞东北,窥伺华北。北京(时称北平)这座聚集着历代宫廷艺术宝藏的古都危在旦夕。国民政府有感于前鉴,遂有国宝南迁的计划。年秋,故宫博物院开始选提文物,按类装箱。年1月,日军攻破榆关(即山海关),北平已处于迫在眉睫的战火威胁之下。年3月,行政院命颐和园文物随故宫国宝南迁。自3月至5月,颐和园文物共分三批,随故宫国宝一起踏上南迁之路。
年颐和园陈列馆陈列物品清册及影片粘存册
年颐和园南运古物清册
年颐和园南运古物分装各箱件数清册
明蟠虺纹簠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49号箱,时名“簠(备注名:古铜长方祭器)”,年归园。
宋嵌松石方胜纹方鼎随颐和园第一批文物南迁,装第26号箱,时名“妇鼎(备注名:古铜双耳四足香炉)”,年归园。
第二部分——辗转西南
南迁国宝先期运往上海存放,后南京修建文物保存库,年底移至南京朝天宫库房。年初,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成立。年8月,日军在上海挑起“八·一三”事变,“淞沪抗战”打响,南京形势日趋危殆,国民政府旋即决定将南迁国宝向西南后方疏散。西迁路线共分北、中、南三线。其中颐和园文物随“中路”与“北路”西迁。
清紫檀雕龙立柜随颐和园第三批文物南迁,装第号麻袋,时名“硬木雕龙小立柜”,年归园。
清康熙黄地素三彩花卉云龙纹折沿盘随颐和园第二批文物南迁,装第号箱,时名“康熙款三彩磁盘”,年归园。
清乾隆錾胎珐琅缠枝莲纹双耳香炉随颐和园第二批文物南迁,装第号箱,时名“乾隆款仿古铜鼎”,年归园。
装运文物的木箱
第三部分——北返分配
经过十余载颠沛流离,抗战胜利后,南迁国宝于年底运回南京。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部分随国宝南迁的颐和园文物于年初北返抵京。经点查,此次北返颐和园文物共计件。年,根据当时确定的分配原则,共分拨回园件。此后根据工作需要,故宫博物院又于年向颐和园拨交南迁文物42件,成为颐和园文物收藏的核心组成部分。
年颐和园北返古物件数清册
年分配颐和园北返文物册
年分配颐和园北返文物报告
年拨归颐和园文物目录
第四部分——归园精粹
参与国宝南迁的颐和园文物是中华民族文物宝库中的精华,更是颐和园园藏文物的集萃,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档案记载,参与南迁的颐和园文物共计件,另含《图书集成》一部,计函。上世纪50代,北返回园文物共计件,仅约占南迁之初文物总数的15%,以瓷器、玉器、青铜器为主,还包括部分家具陈设类文物。这批文物整体年代较晚,且不成体系,虽不足以代表颐和园南迁文物之精华,但对维护颐和园原状陈列及历史文化内涵的完整性仍具有重要意义。
清铜镀金嵌玛瑙水法座钟随颐和园第二批文物南迁,装第号箱,时名“铜架嵌宝石大座表”,年归园。
清嘉庆斗彩缠枝花卉纹尊随颐和园第二批文物南迁,装第号箱,时名“无款白地五彩西番莲花磁瓶”,年归园。
清康熙青花缠枝番莲纹双耳尊随颐和园第二批文物南迁,装第号箱,时名“康熙款青花双耳尊”,年归园。
清乾隆碧玉鸟首罐随颐和园第三批文物南迁,装第号箱,时名“碧玉雕花罐”,年归园。
清乾隆御题翠云岩青金石山子随颐和园第二批文物南迁,装第号箱,时名“乾隆御提翠云岩一座”,年归园。
清中期紫檀嵌珐琅凤纹宝座随颐和园第三批文物南迁,装第号麻袋,时名“硬木雕花嵌珐琅大宝座”,年归园。
作为颐和园为您献上的新年贺礼,“传奇?见证——颐和园南迁文物展”将于年12月28日在德和园开展,诚邀您品鉴。
展览图文/颐和园文物部
编辑发布/颐和园研究室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