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事热点大事记4月精选创知路精致出品 [复制链接]

1#

本文是创知路时事热点大事记4月精选部分。

阅读优质时评,展开深度思考,对把握当下高考作文命题方向非常重要。在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面试中,时事热点更是不可回避的考察类型。

这都意味着,你需要了解社会,了解中国,了解这个真实世界。

本期大事记4月精选聚焦:黑洞照片、巴黎圣母院大火。

◆黑洞照片◆

◆事件回顾

4月10日,首张通过直接观测数据绘制的黑洞照片公布,其是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EHT)的研究成果。该照片系室女座超巨椭圆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65亿倍,距离地球大约万光年。

EHT项目,是由全球多位科研人员共同达成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通过“甚长基线干涉技术”和全球多个射电天文台的协作,构建一个口径等同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用于黑洞探测。专家称,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问世,将对研究黑洞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方向

“黑洞”是科幻作品中常出现的物理概念,请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为什么人类始终积极追求着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假如遇到外星人,你会怎么办?

你认为人类能够最终认识物质世界吗?宇宙客观存在吗?

◆推荐阅读

《“黑洞”照片让我们看见了什么》,余建斌,来源:《人民日报》

《黑洞照片释疑》,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来源:澎湃新闻网

《我们选择登月》,约翰·F·肯尼迪(美国前总统),来源:肯尼迪图书与档案中心

◇《“黑洞”照片让我们看见了什么》,余建斌,来源:《人民日报》

首张黑洞照片,是对人类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奖和回馈。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断催生着人类的探索事业。

从多年前黑洞预测的提出到50年前“黑洞”一词的流传,从年前两支科学探险队前往非洲海岸和巴西,通过年的日食观测光是否会因太阳引力而弯曲,到如今“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派遣团队前往世界上最高和最偏僻的射电观测台站,去再一次检验对引力的理解,对黑洞的寻找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好奇心之旅。

将照片“洗”出来,让所有人都看见黑洞,不仅能让人们欣赏到自然之美,打开对宇宙的新视角,同时也将进一步拨动探索的心弦、激起好奇心涟漪,形成穿越时空的力量。

来自遥远宇宙的信号像雷声中的蝉鸣,仅有好奇心还不足以分辨,还需要科学的智慧和执着的努力。正是源于数十年观测、技术和理论工作的坚持和积累、全世界射电天文台的协同合力、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密切合作,才打开了一个关于黑洞和事件视界的全新窗口。

这是个难以想象的大科学计划:全球超过名科学家参加,包括中国参与的全球13个合作机构支持,智慧地利用分布于火山、沙漠、南极点等全球8个高海拔地区的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口径如地球直径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每年只有大约10天的短暂观测时间,需要无比精准的同步观测和超级计算机对海量观测数据的分析,以及长达两年的“冲洗”……人类历史上的首张黑洞照片,无疑是人们用智慧和汗水在探索蓝图上画下的完美图案。

看似渺小的人类,用探索之心总可以发现新的世界、做出伟大的壮举。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将继续伴随未来更多的科学探索。只要像打造地球望远镜一样汇聚人类共同的力量,那些关于宇宙奥秘的新窗口将一扇接一扇地被打开。

◇《黑洞照片释疑》,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来源:澎湃新闻网

黑洞里面其实除了中心,什么都没有,所有的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黑洞的一个关键性质是事件视界,简称视界,是一个球面,球面里面的任何东西(即使是没有质量的光)都无法逃到外面。

视界里面的区域就定义为黑洞。从奇点到视界之间的区域其实都是空的,被吸进去的物质很快就会到达奇点,毁灭原来的形态,变成奇点质量的一部分。这是根据物理原理作出的判断,但是科学家现在也无法实验验证。

毕竟黑洞之所以称作黑洞,意思就是没有光里面出来,更何况其他物质。我们的物质世界中并没有奇点,奇点是在经典的广义相对论理论框架里必然出现的概念,在这里引力无穷大。当我们考虑量子力学时,奇点可能会被消除。然而把量子力学跟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的理论还没发展好,引力量子化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霍金用量子力学预言了黑洞有非常微弱的热辐射。

这次发现的收获主要还是在于研究黑洞本身以及黑洞在星系中的作用。这次观测的黑洞是处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根据他们发表的论文看来,目前的观测结果能很好地被现有理论解释,通过观测数据与理论模拟的比较,确定了一些数据。因为超大质量黑洞周围有很多激烈的能量过程,所以这些观测数据对我们研究活动星系核中的过程、星系的演化以及其他相关的天体物理过程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活动星系核的很多行为就是通过超大质量黑洞解释的。

科学家们通过这种望远镜阵列来达到地球那么大的等效口径的,简单来说,就是将这些望远镜拼成一个虚拟的大望远镜。因为这些望远镜相距很远,做不到将各个望远镜接收到的电磁波真实地传到一起,只是将它们记录下的信息结合起来,等效于一个大望远镜的信息。

天文学家首先要把不同地方的望远镜的时间同步,以便准确记录各个望远镜接收信号的实际时间。这个同步是由每个望远镜处的非常准确的氢原子钟和GPS实现的,所以不同望远镜即使相距很远,也很好地在时间上同步。不同望远镜接收信号的时间差抵消掉之后,这些信号就等价于一个大望远镜不同部位同时接收到的信号。因为这些望远镜在地球不同地方,所以它们的信号整合在一起,可以等效于当作一个近乎地球大小的望远镜。当然,在信号的整合处理中,需要用到很多计算机处理技术,比如对不同数据进行校准、分析数据之间的关联。

这次事件说明黑洞乃至整个天文学和天体物理的研究手段取得了很大进步,可能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从事相关研究。这次事件想必也会增强大众和社会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兴趣,支持科学研究。

科学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了解科学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能给人们带来新鲜感。

◇《我们选择登月》,约翰·F·肯尼迪(美国前总统),来源:肯尼迪图书与档案中心

没有人能够完全知晓人类历史有多久远、发展有多快,但不妨把人类的5万年历史浓缩成短短半个世纪的跨度。以此说来的话,我们对最初的40年知之甚少,只知道人类在这40年的最后阶段学会了用兽皮蔽体。

然后,按这个标准,人类在大约10年前走出洞穴,开始建造其他类型的住所。直到5年前,人类才学会了书写和使用带轮子的马车。基督教起源于不到2年前。印刷机是今年出现的。

在人类历史的这整个50年间,蒸汽机在不到两个月前才开始为我们提供新的动力来源。牛顿探索到了重力的意义。上个月,电灯、电话、汽车和飞机变成现实。直到上周,我们才发明出了青霉素、电视机与核能。如果美国的新型航天器能够成功飞抵金星,那我们将在今天午夜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摘星”。

要说这部浓缩版的人类进步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人类在探求知识和进步的过程中坚定不移、百折不挠。无论我们美国参加与否,太空探索都会继续下去,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探险之一。任何希望领先于别国的国家都不会希望在这场太空竞赛中落于人后。

在过去的19个月中,至少有45颗卫星进入了太空。其中约有40颗为“美国制造”,它们比苏联的卫星先进得多,为世界人民提供的知识也多得多。“水手”号飞船正在向金星进发,这是太空科学史上最复杂的航天器。其发射精度堪比从卡纳维拉尔角向我们所在的这个体育场发射一枚导弹,让它落在40码线之间。海事卫星正帮助我们的海上船舶在更安全的航线上航行。气象卫星可以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飓风和风暴警报,同样也可以用于森林火灾与冰山预警。

我们所获得的关于宇宙与环境的新知识,新的学习、绘图与观测技术,用于工业、医学和家庭的新工具和计算机,所有这一切都将促进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像莱斯大学这样的技术院校将得益于这些成就。

最后,尽管航天事业本身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已经催生了许多企业和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航天工业和相关工业正在产生对投资和技能人才的新需求,而本市、本州和本地区将在很大程度上分享这种增长。曾经的西部旧疆域边陲将成为科学与太空新疆域的前哨站。休斯敦,你们的城市休斯敦,连带着这里的载人航天中心,将会成为一个大型科学与工程社区的心脏。

当然,这一切会花掉我们一大笔钱。本年度的航天预算是年1月时的三倍,比过去8年航天预算的总和还要多。这个数字目前达到了每年54亿美元,数额之大令人瞠目,但仍旧没超过美国人每年在香烟和雪茄上的花费。航天支出将很快出现更大的增长,计入美国所有人口的人均开支从每周40美分提高到50美分以上,因为我们赋予这项计划很高的国家优先权——尽管我明白,鉴于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好处在等着我们,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信念与憧憬之举。

多年前,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在珠峰遇难。此前,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说:“因为山就在那里。”

是的,太空就在那里,而我们将要去攀登;月球和行星就在那里;知识与和平的新希望就在那里。因此,在启航之际,我们祈求上帝保佑这项人类有史以来所从事的最危险和最伟大的探险事业。

◆巴黎圣母院大火◆

◆事件回顾

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圣母院的屋顶和塔尖被烧毁,但主体建筑得以保存。目前火灾原因主要指向“事故因素”。初步调查显示,倒塌的塔尖下方可能是最初的起火点。包括“荆棘冠”、“圣路易祭服”等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文物在大火中得以挽救。

目前,大量幸存下来的文物已被送往卢浮宫保存。各国人民对这场大火对巴黎圣母院造成的伤害表达了惋惜之情。4月17日,法国百余所教堂齐齐鸣钟表达对遭火灾重创的巴黎圣母院的支持。各界筹集的重建资金已经超过8亿欧元。

◆思考方向

许多国人会在社交媒体上为巴黎圣母院祈祷,你认为这是一种“媚雅”吗?

除了巴黎圣母院,我国许多文化遗产也面临威胁,你认为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

有人认为古建筑修缮应当“修旧如旧”,也有人认为复原是一种奢望,你怎么看?

◆推荐阅读

《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修缮古建?》,吕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来源:《北京青年报》

《浙大教授:烧毁的巴黎圣母院无可挽回》,李志荣(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来源:“知识分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