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海淀·故事第篇文章
《海淀楹联故事》
从帝王将相到民间传说,最新《海淀楹联故事》中的楹联记录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风土人情,记录了海淀三山五园的美好景致和对大好河山的赞美。既有对当时统治者的歌功颂德,也记录了对仁人志士的崇敬。还有一部分楹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评述和嘲讽。
包罗万象的楹联故事
翻开《海淀楹联故事》,仅看目录就能感受到内容的丰富性和岁月的跨度之大。《海淀楹联故事》所选用的楹联,年代最早的见著于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景十三王传赞》中的“大雅卓尔不群”,最近的出自由中央党校文史部刘景禄教授的“鉴形鉴心性当鉴水,平恼平欲志尚平云”,从公元80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时空跨度达年。
内容既有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也有帝王治国安邦的信条,基本是沿着中华文化发展的进程,把握着社会演变的脉博,展现着民族精神的光辉,并且包罗万象。
整本书分别在历史沿革、风土人情、自然园林风光等几方面进行了搜集整理,作者深度发掘了每一副楹联背后的故事、趣闻,该楹联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态,全方位展现了海淀的风貌。
尽忠报国杨家将士惊天地
佘太君庙
颐和园北边百望山顶那座古老的佘太君庙大概少有人知,该庙大殿廊柱上的楹联讲述了杨家将抗金卫国的过程,“尽忠报国杨家将士惊天地碧血丹心巾帼英雄扭乾坤”赞颂了古人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
碧血丹心巾帼英雄扭乾坤
义结桃园同扶汉室
金山寺
阳台山上的金山寺则用“义结桃园同扶汉室德垂异世共著清时”讲述了流传在当地民间老方丈和流寇斗智斗勇的传说,也从侧面反映了明末时期奸佞当道,天下纷乱的政治格局。
德垂异世共著清时
诗
经
君子温其如玉
“君子温其如玉大雅卓尔不群”分别典出《诗经》“言念君子,温如其玉”和《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被镌刻在中央党校在掠燕湖北岸一座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四合院,即“正蒙斋”的大门两旁,这种古今相连的楹联背后是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城市的改造以及对自我的期许。
汉
书
大雅卓尔不群
乾地耸高峰皇图巩固
天门增王气圣寿无疆
香山静福寺
“乾地耸高峰皇图巩固天门增王气圣寿无疆”是香山静福寺(俗称玉皇顶)山门门联,对联的内容与道教文化有关,说的是玉皇顶背后的风水流传,也是明朝帝王对江山永固的愿望。
画舫平临蘋岸阔
飞楼俯映柳荫多
“画舫平临蘋岸阔飞楼俯映柳荫多;夹镜光澂风四面垂虹影界水中央”是原立于圆明园福海南岸的“夹镜鸣琴”景致处的四个石质条屏上阴刻的两幅对联,后被人搬移至北大未名湖,和依然保留着皇家气派的未名湖珠联璧合。
夹镜光澂风四面
垂虹影界水中央
暑鼠晾梁
提笔描猫惊暑鼠
“暑鼠晾梁,提笔描猫惊暑鼠;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这副即兴且诙谐的休闲联,是清代著名词家纳兰性德和他的夫人卢氏共同创作的。
这种依谐音字作联的文字游戏,相当风趣。作者以这幅对联印子,讲述了纳兰性德夫妇日常的生活情趣。
饥鸡盗稻
呼童拾石打饥鸡
幸逢嘉霖敷优泽一洗粉尘转润姿
“幸逢嘉霖敷优泽一洗粉尘转润姿”的背后有一个乾隆求雨的有趣传说。海淀山后地区有座玲珑秀丽的小山,名叫“画眉山”。因这山上产黛石,传说金代宫女用它来画眉,所以故得此名。
明宪宗根据民间传说,下令在画眉山上敕建了一座“黑龙王庙”,乾隆曾带领群臣来此求雨偶遇“神龙”,便经常来此叩拜,并加封其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他还下旨将黑龙王庙修葺一新,破例将所有殿顶全部更换成皇家专用的黄琉璃瓦。同时,他还御笔题写了一副“幸逢嘉霖敷优泽,一洗粉尘转润姿”的楹联,挂在大殿的门口两侧。
转眼间便过了二百多年,而今画眉山上的“黑龙王庙”还依然存在。
一园紫竹排云列
九畹幽兰伴月寒
“一园紫竹排云列九畹幽兰伴月寒”,如果不看这篇文章,有多少人能知道位于三环的紫竹院从三国时期就是开辟车箱渠引永定河水流经之处。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被改建修葺的紫竹院如今以水见长,以竹取胜,成为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城市园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百余个楹联故事中,康熙和乾隆皇帝的联作比较突出,他们为三山五园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所作所书的对联悬挂于建筑物上的最多。
在《海淀楹联故事》副主编黄德昌看来,楹联是海淀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著名景点、学府老宅、偏僻山村都有楹联的身影。一幅楹联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然而,这些楹联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正随着岁月长河慢慢流逝,留住这一传统的文化形式并使之焕发新生是我们的使命。
楹联文化在海淀
诗词和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以楹联作对这种文学形式进行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楹联是一种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是一种建立在汉字基础上,属性独特的格律文学。楹为堂屋前部的柱子,贴在柱子上的联语叫楹联,俗称对联、对子。但是,通常不管对联是否贴在楹柱上都可以叫楹联。
最初对联是一种依附建筑物而存在的艺术样式,地处北京西北部的海淀上风上水,曾是皇家行宫苑囿聚集之地,自康熙以来,直到至光绪的年间,他们苦心经营修建的“三山五园”为对联这种文学形式提供了优渥的土壤,使海淀区成为了楹联文化大区。
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加之战火、自然灾害,海淀区能保留至今的对联,和过去相比已经是少而又少了。但鉴于清华、北大在海淀区的建立,中国的文化精英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的很多,这为继承发展中国楹联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随着文化的发展,现代文明的浸透,不容讳言,现如今对联文化的内涵丧失不少。鉴于传统对联的文采严重丧失或弱化,为了弘扬对联文化,挖掘抢救散落在海淀区域内的大量优秀楹联,收集历史文化遗产中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海淀区文委、海淀区文联的支持下,于年将《海淀楹联故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交由海淀区楹联学会完成。
从项目议论到余篇故事的定稿,历时三年,终于集成。该书图文并茂,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和可读性。这个发掘、整理和编写的过程,是对海淀文化以楹联形式表现的一次较为系统的整理,也是海淀区政府对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保护的一次见证,还是对老祖宗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的一次抢救。
颐和园
串起散落在民间的珍珠
为串联起散落在民间的文学珍珠,《海淀楹联故事》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海淀文联副主席叶宏奇的牵头带领下,海淀楹联学会在初步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于年初召开会长办公暨理事扩大会,举行了课题启动仪式,组建了编辑部,向全体会员下达了网格式搜集整理撰写海淀楹联故事的任务。
为保证写作质量,海淀楹联学会发动海淀史地专家、民俗专家和楹联专家深入采访,面对社会广泛征集故事线索,并特聘北京文史和民俗专家、原海淀区政协主席张宝章先生为顾问。同时邀请著名书画家、楹联专家们担任副主编和编委,向北京市楹联学会和海淀史地专家学者、文学诗词楹联爱好者、热爱海淀文化的同仁们公开征集稿件。
颐和园
项目启动后,得到多方面的响应和支持,稿件纷至沓来。编辑部对所有收到的稿件,均统一登记,再根据以下要求进行甄选:
01
选用的楹联是在海淀地区镌刻和悬挂于名胜古迹、重大历史事件或庆典活动场所的对联,附实景图片。
02
楹联的撰写者或楹联故事涉及的主人公与海淀地理人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03
既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有可读性。
每篇稿件都要先经过编委会初审,再送到顾问审读。对拟用稿件楹联的出处和所涉及到的伟人与名人,编委成员都会逐一核对历史事实;为杜绝不健康的情调出现,更是要求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一旦发现稿件中的不足之处,编委们即刻提出建议,反馈给作者进行必要的修改。修改稿汇编后,印发给每位编委,分工三审,并呈报区文委和文联领导审读。编篡期间累计前后召开六次编委会,充分征求意见,逐步统一看法,最后在第七次编审中定稿。
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在叶宏奇看来,走访查证过程虽然倍感辛苦,却都有意外收获,整个编辑部无不为这些历史经典能经自己的手“活化”而兴奋。
本书通过楹联艺术讲述历史故事,开辟了海淀有史以来楹联考据的先河,是对“大西山文化带”建设重要的贡献之一,也是整理海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果,更填补了北京民间传说文化的一个空白。
北京楹联学会会长申士海:
“汲养红黄蓝,
海淀联坛编故事。
倾情真善美,
京城文苑树高标。”
石景山楹联学会李文汉亦:
“佳联和故事长传,
千古増辉海淀。
访录与抉编并进,
一书学会铭功。”
文、编辑/朱牧朗玛
审校/冯焕丽
更多海淀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