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青”讲,团团开讲啦!
颐和“青”讲(第三期)
题目:《织中之圣-缂丝》
主讲人:王丹
讲师简介:王丹是导游服务中心讲解班的一名讲解员。今年是她从事讲解工作的第九年。九年来,她一直努力学习颐和园历史文化知识,力争将颐和园悠久灿烂的园林文化传递给国内外更多的游客。今天,她将为您讲述的是织中之圣—缂丝的故事。
话不多说,团团开讲
02:54在颐和园里收藏着一幅缂丝无量寿尊佛像,它长厘米,宽厘米,面积超过了30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缂丝制品。其图案之细腻,色彩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缂丝无量寿尊佛像那这样一幅缂丝制品,究竟是如何织成的呢?答案就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梭子上。
接下来,就跟着团团一探究竟吧。
缂丝工艺的主要流程
在织造缂丝之前,要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生蚕丝做成的白色经线,经线要从头贯穿到尾。然后在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再分别用装有各种纬线的小梭子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这种织造技法叫做“通经断纬”,是缂丝工艺所特有的技法。
在织机上安装白色经线缂丝工艺技法—“通经断纬”普通的织物的方法叫做“通经通纬”,也就是说,无论经线还是纬线都是从头贯穿到尾。而缂丝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经线都是上下贯穿,而纬线则根据所织色块的需要随时更换。
通经断纬这样织出来的作品正反两面的图案是一样的,而且不同颜色纬线的边缘会形成微小的缝隙,正如宋庄绰在《鸡肋篇》中记载的,呈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如此看来,织造这样一件色彩丰富的缂丝制品至少需要换上万个梭子,然而,这还不是缂丝最令人惊叹的地方。
许多缂丝制品的局部细节使用的是渐变色,如同水墨画一般晕染自然,而且极富立体感。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这些自然舒畅的渐变色和立体效果竟然是用匠人手中一缕缕细如发丝的彩色纬线织成的,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渐变色和立体感的织法
这种用来表达渐变色和立体感的织法,起源于南宋,到清代时已经发展十分成熟。
《莲塘乳鸭图》以南宋朱克柔《莲塘乳鸭图》的局部为例,湖石的深色部分,区域纬线密度高达每厘米~根,相当于每十分之一毫米就要织入一根丝线,而颜色略浅的部分,纬线密度稍低,达到每厘米-根,如此疏密不一的搭配,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凸凹有致的立体感,使得整个画面丰富饱满。
合花线缂织此外,在织入彩纬时,按照画面需要,制作出浅蓝,蓝,深蓝,白等不同颜色的丝线,两两捻为一股,叫做“合花线”,之后各色彩纱按需织入,长短不一,相互参差而融合为一体,力求模仿水墨画中自然晕染的效果,所以才有了现在看到的这天衣无缝,铺陈如画的气韵。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幅缂丝作品的纱线配色甚至超越了绘画艺术,工匠们以十指牵引彩丝,运丝如运笔,将缂丝工艺中的自由创作空间发挥到淋漓尽致。直到今天,缂丝也是唯一不能用机器替代的手工艺技术。
缂丝的成就
丝光锦色,历久弥新,雕镂如画,千古奢华。织中之圣缂丝,作为国之瑰宝,始终贯穿在锦绣中华几千年的文化血脉中。
一丝一线,传承的是经世不移的匠心匠魂,妙手丹心,延续的是亘古不变的执着求索。
年5月,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老的缂丝工艺正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与时代的洪流碰撞出新的火花。作为观众,大家不妨循着那抹淡雅如画的丝韵,一起去品味那经纬交错的精致温婉与锦绣如织的灵动斑斓…...
希望通过此次课程,能够让青年小伙伴欣赏这幅古代缂丝作品的精湛技艺,简单了解缂丝工艺的操作流程、织法。
视频及图文来源: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颐和园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