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诞生了很多著作,成书于我国先秦时期的《周易》是中国古哲学书籍,全书共64卦,被称之为群经之首,正是是古汉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被称为社教之书,被后世称之为“大道之源”。此书以阴阳二元论为支点,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加以描述和论证,根据性状对天地间的物品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其中所归纳出来的天干地支五行论,根据一定的规律甚至可以预测未来事物的发展轨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哲学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体现,展现了我国古人对世界的探索和无尽的求知欲。本书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系统哲学的起源。对中国这几千年来的哲学,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作用。
中国精神究竟来自何处
文明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处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如果丢掉了思想文化的灵魂内涵,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不可能立不起来,是不可能在世界上长足鼎立的。中华文明拥有世界上最为源远流长的古文明,中国从古至今,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仍然长盛不衰,创造出了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中国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息息相关。
(图一:《周易》节选)
中国精神究竟来自何处,《周易》作出了回答,此书最开始的乾卦中有写道,天之体以健为用,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故圣人则之。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古人曾说,天地自有乾坤,乾坤这东西即是天地,即是宇宙,也是这世间广阔的东西。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心协力的进取精神都来自《周易》。此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哲理书,系统诠释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内涵。也是中国精神最先的取材之地。
(图二:卦象图)
易学是如何指导农业发展的
易学从时间上的四季划分到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的认定都体现了其精深的哲学思辨思想。《周易》一直在指导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在本书看来,世间万物都处在不同的变化之中,就如同这卦象一样,尽管一直变化,但也有规律可循,一寒一暑,春去秋来,日月变化,星辰交替,雷霆风雨阴阳相互交替,易学讲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
。
此书所展现出的朴素辩证原理如“三才”思想、“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对立统一原理与中国古代农耕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此书里的哲学思想指导和促进了中国古代农耕思想的形成,从而形成了我国古代独具中国特色的优良农耕传统文明。而我国现代农业栽培耕作体制正是易学指导下的所形成的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其精辟的辩证原理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仍具有深远的影响,指导着我国农业向精细化发展。
《周易》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我国古人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时间改造的过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最杰出的代表,而它们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无一不来源于《周易》里的哲学思想。儒家讲究“中庸”思想,同时其中的仁、义、礼、智、信,是《周易》中持中守正所揭示的天道固有品格思想的重要体现。
中国佛教禅宗里所展现出来的“明心见性”思想与此书中所展现的“天心合一”及“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家思想杰出代表老子,他提出的“道”,“大道无为而治”里的修身养息就正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哲学思想的具体阐述,而道学中所说的道可以生一物,一物又可以生两物,两物还可以生三物,而三折可以生万物的大道思想也正是《周易》中“散而为器,生成万物,故万物之中皆有道”的哲理升华。
图三:老子肖像图
阴阳和谐观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
《周易》里的内容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直接影响了中国人民价值的取向、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周易》里的哲学思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以来来一直指导着中国人思维和行为的准则。易学中的阴阳和谐讲求自然美感,讲求顺应自然,正如不违农时,才能得到不尽的柴木和谷物。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所谓阴阳,一阴一阳,既对立又统一,承载着中国自古以来的世界认知和发展,而人的认知发展正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砝码,对于中国整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建筑在易学中学到的智慧
古往今来的建筑都讲究风水学,地理位置是否优越,光线是否充足,还有建筑的整体格局,建筑的布局走向,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此书对中国古代建筑学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其中所讲究的阴阳协调之美也就是中国建筑一直体现出来的对称之美,中国古建筑中的颐和园,以及中国历来的各宫殿的建筑,均衡,对称,讲究和谐的美感,再比如北京的四合院,方方正正,都有着一条中轴线,虽为极其简单的方形组合,却也造就了井然有序的空间格局。中国建筑同样也讲究天人合一,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古代思想中天子是龙,是九五至尊之身。
图四:北京四合院
天子的居住地讲究的是天人之间的和谐相通,天子是可以和神交流的。正如北京故宫,它代表着中华文明,也是易学文化在现实建筑中的展现。其中,故宫里的三大前殿分别为保和殿、中和殿和太和殿,三大殿都根据易学里的阴阳原理而建,整个的设计理念为前殿代表阳,后殿代表阴,阴阳结合方为大道,同时还将易学里的“保合太和”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故宫还有后三大宫,他们都是内廷宫殿。分别名为乾清宫,坤宁宫、交泰宫。这三大宫殿折是按照《周易·泰卦》里的坤地、乾天交合而成安泰的哲理所建造的;三宫又分东六宫与西六宫,合成了左右十二宫。易学对中国建筑学的影响深远,其中有着深厚的哲理蕴藏其中。在老北京的城门建筑中,有七个外城门,它们意喻着面南向明而治。同样有内城门九个,意喻的是皇帝的“九五”之尊。皇城的大门共有四门,东南西北各一门,天地之间大有乾坤,四四方方,四方大门象征着先天八卦,乾天坤地,离日坎月的大格局。
图五:北京故宫
总结
中国古人也有着高超的智慧,对于世间万物的发展通过自己的实践也琢磨出了自己的规律。中国历史发展千年,
《周易》在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对中国建筑和文化发展各个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中所蕴涵的强大精神内涵,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