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前言
风水,古代又称“堪舆”,堪即天道,舆即地道,堪舆即天地之道。
一说到风水,很多人认为这是古人的迷信思想。其实不然,它是古人在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关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一门学问,反映了古人对哲学、美学、心理学、地理学、建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认识,那些让世界赞叹的中国古代宫殿、园林、民居,无一不渗透着古人的风水观念。古代的风水师,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规划师与设计师。
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颗世界文化长廊中的璀璨明珠,是如何通过风水的运用,彰显其独特的魅力呢?
世界名园:苏州拙政园俯瞰图一、园林选址布局中的风水文化
西方学者评价说:“风水就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取得最大利益、安宁和繁荣的艺术。”因此,古典园林在选址布局的过程中,正是通过风水,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1.选址
通过地理位置的选择,创造出一个适合居住与休闲的美好环境,是园林规划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古人总结出了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是一种“藏风聚水”的风水宝地。这样的居住环境,会让人心情愉悦。
古人认为,“四灵之地”是最为理想的居住环境。所谓“四灵”,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那么,“四灵之地”,就是以山为玄武、道路为白虎、河流为青龙,池塘为朱雀。
风水术中的四灵之地比如,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从风水的观点来看,万寿山为玄武,昆明湖为朱雀,文昌阁为青龙,宿云檐为白虎。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也是利用风水理论,将地势与山体很好地结合起来。
然而,古代的私家园林,所在位置如果不具备自然的山水条件,怎么办呢?古人就通过人工修筑假山、挖掘池塘、水道来进行替代,也就是以假山作为玄武,右边道路为玄武,水道为青龙,庭前水池为朱雀。
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拙政园,其背面靠山,右边环路,为了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人们于是就在园中修建了一个大水塘以及众多假山,由此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皇家园林颐和园2.布局
根据风水理论的观点,在古代园林景观布局,通常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中轴线式。中轴线的北端是山脉,南端则有宽敞的明堂,中轴线的东西两侧是建筑物,此外还有蜿蜒曲折的河流。古代的皇家园林,是帝王的处所,自然要求设计大气恢弘,通常是根据中轴线来进行布局的。
另一种是曲线式。它以风水理论中的“气”为基本原则,利用曲径通幽的道路、九曲十八弯的水路、错综复杂的景观来展开布局,来实现“聚气”。这种方式最为常见,在私家园林中普遍应用。
常见的中国古典园林模型图二、园林具体景观中的风水文化
《黄帝宅经》是一部论述古人风水智慧的著作,其中说:“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木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每一处景观,都体现着风水的作用。同时,风水使得园林景观变得丰富细腻,成就了园林的美。
1.植物
风水学认为:“草木繁茂则生气旺盛,护荫地脉,斯为富贵坦局。”可见,古人认为,植物茂盛的地方是富贵之地。
风水理论中,对植物的种植方位、树木品种有着很多要求。在园林中种植植物,要考虑植物的习性、方位、象征意义、色彩搭配、疏密搭配等诸多因素。
传统风水学认为,植物具有阴阳属性。古人说:“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奈杏。”这绝不是迷信,而是根据植物的习性总结出来的。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有的植物喜阳,有的植物喜阴。因此,不同的方位应种植不同的植物——在建筑之南光照充足,种植喜阳植物,建筑之北缺乏阳光,就种植喜阴植物。这种阴阳搭配,既符合植物习性,又是中国文化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体现。
古人十分重视景观植物的象征意义,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种植梅、兰、竹、菊、松、柏等植物,因为他们代表了文人的坚毅、淡泊、自强等品性,这是中国士人文化在园林风水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营造出的意境2.假山
无假山,不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假山的布置也是十分讲究的。假山是真山的微缩,要在狭小的空间里,体现出真山的面目,就要考虑风水的作用。
古人认为,园林中如造山,不宜太高,也不可以造在园区的正中位置。古人云:“四山高压宅居凶,人口少兴隆。”
同时,在假山中,要有主山与次山之分,形成鲜明的主从关系。这样,使得假山看上去错落有致,增加了景观的观赏价值。假山的位置,一般在园林的北部,符合古人“山北水南”的风水原则。
苏州狮子林的假山艺术3.水景
中国古典园林,十分重视水的作用,没有水,园林便没有生机。《园冶》中说:“假山依水为妙,倘高阜处不能注水,理涧壑无水,似少深意。”
根据风水观念,古典园林的水体讲究曲折、幽静等特点。古典园林中,很少有大片没有遮挡的开阔水面,一般水体都是围绕建筑物、树木、假山而设置,同时,园林中的水流声都很小,使得环境显得幽静惬意,让人如同置身于清泉汩汩的山林之中。
在风水学中,水流有拱揖、绕城、腰带的说法,比如拙政园的水面与建筑和假山环绕形成拱揖之势。
又如扬州个园的水体,层次十分丰富,水流萦绕着小桥、假山、小岛,最后水流进入夏山的山洞,给人一种水流不尽的感觉,意趣盎然。在风水学中,常把这种水称作“腰带水”,具有吉利的寓意。
扬州个园夏山4.园路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园路是整个园林的气脉,是不能直来直去的。古代风水著作《论阳宅》说:“路要环,水要缠。”《玉镜》云:“中心直路不相宜,直硬冲来主哭悲,活动曲形人俊杰,直长太急主分离。”这样,路形如曲折如S形,风水学上称为延年路,就可以长寿富贵,家门兴旺,才能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
因此,这样的园路设计,使得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造成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学效果,使得人们徜徉在小小的园林中,却始终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园林中曲径通幽的园路5.建筑
风水学中说:“低洼地下不宜居,阴重阳弱湿伤身。”因此,园林中的建筑,一般都建在高处。
在古典园林建筑风水中,最重要的是门窗。这是因为,门窗是园林的“气口”,通过门窗上接天气,下接地气,有迎吉避凶的作用,因此,古人非常注重门窗的风水。
古代园林住宅的大门在风水中称青龙门,一般位于东南。一是根据风水观念,其处于属“木”的“巽”位,“巽”为“风”卦,“风”意味着财源滚滚;二是由于东南面向阳通风,人体感觉最舒适。
在江南的古典园林中,有很多镂空的花窗,古人通过“框景”、“漏景”等手法,实现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完美结合。
古人充分利用门框、窗框、漏窗,将景观合围形成框,有选择地把景物纳入“框”内,形成犹如嵌入镜框的效果。如漏窗的运用,使得园林景观在“虚”与“实”、“动”与“静”的变化过程中,呈现丰富多彩,更加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的特点,形成一种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堪舆学中所说的所功能美与外在的形式美的统一。
古典园林中美丽的漏窗三、总结
中国的风水文化,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等设计理念,都是直接受风水学理论的影响而形成的。
风水造就了中国古典园林独有的美感,其中也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正如英国李约瑟博士所说:“风水在很多方面都给中国人带来了好处。比如,它要求植竹种树防风,以及强调住所附近的流水的价值。但是,其中也有迷信思想。”
如今,人们逐渐淡化了园林活动中的迷信色彩,而是突出强调风水中具有科学价值的观念,使得风水发挥其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