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隐没的传奇,故事的主人翁宋育仁是一个普通的传统知识分子,他秉持的主要思想是复古维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托古改制,通常我们会将这类人划为保守的改良者,在顽固派眼中,他们是即将背弃传统的人,在革命者眼中,他们不够果断,难以摆脱传统的束缚。
可是任谁也想不到,这个人们眼中的温和改良派竟然敢假托朝廷密令,借下价值七亿的天价巨款,组织舰队,计划奇袭日本长崎,一举挽救甲午海战的颓势。
宋育仁
甲午战前的局势
甲午战争之前,就有外国观察家指出:如今的亚洲掌控在三大强国之中,它们分别是中国、俄国和英国。
野心勃勃的岛国想要在亚洲谋得一席之地,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再看看中国,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列强小摩擦不断,大争端则从未发生,再加上洋务运动的时间积累,中国国力大大增强,尤其要指出的便是李鸿章精心培养的北洋水师,历经30年总算小有成果,有军事家指出:北洋水师从欧洲买来的火力在配备上堪称远东第一,主力舰“镇远”、“定远”各装毫米口径的大炮4门,装甲厚度达到毫米,是整个亚洲最令人生畏的铁甲军舰。
也许是经历了太久的和平安逸生活,到了九十年代,清朝的统治者早已忘却了两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屈辱,开始醉心享乐,停止了北洋水师的枪炮弹药供应,将计划内的军费都投入到了颐和园的整修工程。
对此,慈禧太后如是说:光绪登基时年幼,我不得不垂帘听政,现在我什么都不过问了,修修花园养老还不行么?”
而此时的日本则磨刀霍霍,自明治维新后,举国上下锐意革新,国力迅速提升。年,明治天皇做了和慈禧相反的决定,计划从自己的每年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用来增加军费开支。
统计数据显示:年,北洋海军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整支舰队规模共多吨;而日本海军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共多吨。然而五年后,北洋水师停步不前,而日本则建起了一支排水量7吨的海军,全面超越了北洋水师。
一场国运之争迫在眉睫,而此时我们故事的主人翁才刚刚走出国门,看世界。
甲午战争前夕,也就是年春,时年37岁的宋育仁受命接任驻外四国参赞一职,扬帆起航,前往欧洲,先是抵达法国,稍做修整,5月初即渡海前往了英国伦敦。
此时的英国伦敦是世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伦敦的交通、工业、商业,以及社会风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外的强烈对比极大地震撼了宋育仁的内心。
作为一名胸有抱负、渴望国家富强的传统知识分子,宋育仁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西方文明优秀的成果,他积极主动与各方人士交往,在了解各方面情况的同时,也尽力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据宋育仁日记记载:当时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不了解,也不感兴趣,而向西方翻译中国文献典籍的传教士只懂文字,不明大意,如理雅各在牛津东方学会演讲中国的《屈原传》,在座的外国学者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质疑史书真伪。此时宋育仁恰逢其会,为了让外国学者更好的理解屈原精神,他以耶稣门徒殉教类比屈原殉国,将中国的忠君思想与西方的宗教思想等同,众人才恍然大悟。
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就在宋育仁刚刚走出国门的时候,甲午战争的先声朝鲜东学党起义就爆发了,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等赴朝镇压,日本见此也趁机派兵入朝。
起义平息后,清军要求日军共同撤军,但日本方面不予理睬,而是想要以此为契机,扩大争端,进而吞并朝鲜,向中国发动战争。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域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8月1日,中日同时宣战,至此,中日甲午战争正式拉开序幕。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水师损失惨重,退守威海卫,10月24日,日本陆军两万余人在日本海军的掩护下,登陆作战,11月21日,日军逼近旅顺口,次日即全面占领旅顺口,此后,中国北方门户洞开,停泊在威海卫内的北洋水师也危在旦夕。
黄海海战爆发后,中国频频失利,清廷急忙命令宋育仁的顶头上司公使龚照瑗全力采购军舰武器,可是英国颁布了禁止向交战国出售武器的法令,龚照瑗在英活动未果后,又向德国、巴西、智利等国多方努力,数月后仍旧未果,清廷等不及了,便召其回去述职。
按照惯例,公使离去,自应由参赞代行职权,因此,宋育仁得以暂时接管了一切对外事务。
此时的宋育仁早已心急如焚,他曾主动联系国内,希望能回国效力,后来甚至想过辞职归国。
这天,事情出现了转机,使馆翻译王丰镐向宋育仁引荐了一位名叫哈格雷甫的英国海军预备役军官,宋育仁从他那里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那就是哈格雷甫曾向公使龚照瑗献计,由怡和洋行、哈格雷甫、龚照瑗三方立约,以哈格雷甫代购的方式规避英国禁止船只出售的法令,再就地募兵前往中国参战。可是良计呈上后,龚照瑗迟迟没有回应,无奈之下,哈格雷甫只能再度前来打探口风,宋育仁立即查询了使馆的档案记录,发现确有此事,龚照瑗确实向国内打过报告,可是国内数日未进行回复,龚照瑗似乎是失去了耐心,便再向国内发报,宣称此事已经作废。
宋育仁气愤不已,如此重要之事,龚照瑗竟然敷衍了事,自行决断。
在听完哈格雷甫的详细介绍后,宋育仁对这个计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心促成此事。
哈格雷甫对此事十分积极,在怡和洋行与公使馆两方之间反复协商联络,最后因为怡和洋行不愿意提前垫款,计划宣告失败。
计划虽然失败,却给了宋育仁很大的启发。在宋育仁看来,日本军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兵少财乏,精锐部队几乎全部出动,本土空虚,尤其是作为面向中国的桥头堡和重要港口的长崎,保卫力量并不强大。若是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奇袭日本本土,很大可能挽救失败的战局。
这个计划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没有舰队;二是如何避开日本的海上封锁。
哈格雷甫的思路给了宋育仁启发,没有军舰好办,在英国就地采买;没有人手无所谓,招募素质更强的外国军人;无法突破日本的海上封锁线,更简单了!舰队根本不需要经过中国海域,从菲律宾群岛直接北上即可。
宋育仁为自己的这个惊天计划感到无比亢奋,他决定不顾一切实施计划。
此计划的首要前提就是必须绝对保密,也就是说不能向国内通风报信,
刚好公使龚照瑗不在,宋育仁决心趁代理公使的这段时间,尽快促成此事,等到军舰出发后,再行请示。
此时此刻,一个国家的命运似乎掌握在了宋育仁这个柔弱书生的手中。
宋育仁经人引荐,找到了前美国海军将领夹甫士,经过接触,他认为夹甫士是一个可信之人,便向夹甫士和盘托出计划,寻求帮助。为了让夹甫士信服,宋育仁假称自己手中有朝廷密令,自己是受命执行此计划的。
夹甫士虽然对清政府的魄力有些震惊,但完全没有怀疑密令的真实性,因为他觉得清朝的官员基本都缺乏自发的进取精神,遇事必须汇报,做事必须领命。宋育仁即使再胆大,也不敢在此事上撒谎。他相信这个庞大且惊人的计划只可能出自高层的授意。
夹甫士果然没有让宋育仁失望,他很快就为宋育仁指出了明路,首先引荐了前智利海军将领麦福尔来帮助购买船只。此前,龚照瑗也曾试图向智利购船,但是由于智利、阿根廷两国局势紧张,智利担心出售军舰会减弱已方海军实力,导致海权不保,于是便拒绝了龚照瑗。这次宋育仁汲取了上次失败的经验,双管齐下,委托麦福尔向智利、阿根廷两国一同谈判,同时向双方购买军舰。在麦福尔的多方周旋下,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智利、阿根廷愿意共同出售十艘军舰、两艘运输船,这些已经足以组成一支小型舰队了。
随后,在夹甫士的介绍下,宋育仁结识了英国候补议员安杰华特,安杰华特听了计划后,也表示愿意相助,并想出来一个好主意:当时澳大利亚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有很多的英国商人在澳经商,还组织了一个商会。中日交战,亚洲各国无不惶恐,澳大利亚离东南亚很近,商贸接触频繁,商会的成员们担心会被战火波及,主张成立自己的护航舰队,保护商船。
安杰华特告诉宋育仁,他可以利用自己在议会的影响力促成此事,然后以澳大利亚商会的名义组织舰队,明面上悬挂英国国旗,这样就可以规避相关的战争禁售条例了。对宋育仁而言,澳大利亚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极好,一边可以绕道菲律宾直攻长崎,一边又能通过其英国属国的身份避免禁售条例。
得道多助,这时手下人向宋育仁建言,说前北洋水师总教习、副提督琅威理正身处澳大利亚,此人在北洋水师中口碑极好,刚好可以负责就地招募士兵训练。等到船只弹药筹备妥当,即可一举北上,直捣黄龙。琅威理与中国交情颇深,宋育仁派人告知其整个计划后,琅威理欣然同意加入,还表示要为中国政府立上一功。
好消息不断,此前受阻于怡和洋行的贷款问题也得到了完美解决,夹甫士介绍来的康迪克特银行愿承担垫款,借款给宋育仁。
十艘军舰加上两艘运输船,总计万英镑,面对这一巨款,宋育仁咬了咬牙,借!
年的万英镑可是不同于今日的万英镑。据宋育仁《采风记》记载,当时伦敦的一个普通公司职员,月收入大约8英镑,而现在伦敦人的平均月收入可是英镑,提升了将近倍左右。所以,多年前,宋育仁借的万英镑,放到现在就是8个多亿啊!
正在宋育仁满怀信心地筹备奇袭日本长崎的时候,国内战局突然恶化。年1月底,日军水陆并进,进攻威海卫。2月3日,威海卫陆地被日军全面占据;11日,提督丁汝昌拒绝投降,以死明志;几日后,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此时,中日甲午战争已算是落下了帷幕,中国方面已无力再进行反攻,可是宋育仁的准备工作已经到了尾声,军舰武器也已交接完毕,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思考许久后,宋育仁决定继续执行计划。
万万没想到,此时离开许久的公使龚照瑗突然返回了伦敦。如此庞大的计划自然不可能瞒过公使,很快龚照瑗就获悉了宋育仁的全盘计划。
龚照瑗震惊了,宋育仁的大胆行为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竟然一个人偷偷借下了一辈子都还不起的巨债,从无到有组织起了一支舰队,招募了一批外国士兵,打算跨过三大洲,穿越三大洋,去突袭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日本城市,这简直是胆大包天。
可是平心而论,如果清军能够争气一点,再坚持一个月,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未必不能成功。
那个时候,或许就是何其壮哉了!而不是荒谬不堪!
龚照瑗果然是听话的好官,知悉详情后,立刻电告国内,慈禧龙颜大怒,立即命令宋育仁停止计划,火速回国。
在回国途中,宋育仁面对着宽阔无边的大海,心情复杂,双眼一片茫然!
他心知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回国后会发生什么?他不敢抱有希望。
欲知宋育仁回国详情,请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