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乾隆皇帝下令修建7座楼阁,专为存天下第
TUhjnbcbe - 2024/6/14 20:02:00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大家,相比对纪晓岚这个“文渊阁大学士”的官职称号一点也不陌生,当初大家也一定疑惑过,为什么要叫做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又是什么地方呢?这次我们就围绕着这段往事,为大家介绍一番当年乾隆皇帝在全国各地建造的7座赫赫有名的楼阁。清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年间,乾隆皇帝下诏书开始编纂《四库全书》,由纪晓岚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了中图书,共计卷,因此名为《四库全书》。当时还定下了要将这“天下第一书”抄录7部以流传天下,因此专门修建了用以抄写、存放《四库全书》的“七阁”,这七阁北方有四座,南方有三座,因此又称为北四阁和南三阁。这7座藏书阁先后开建,因地点、环境等因素各有不同,后来又经过了不少改建、重建,但它们在最初全部都效法于同一座建筑,就是中国最古老的私人藏书阁“天一阁”。风格清雅,让人沉醉。那么这7座楼阁如今又都怎么样了呢?7阁中最出名的,也就是当时纪晓岚的办公地点文渊阁了,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乾隆三十九年下诏兴建藏书楼,命于文华殿后规度适宜方位,创建文渊阁,用于专贮《四库全书》。文渊阁坐北面南,外观为上下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6间,西尽间设楼梯连通上下。两山墙青砖砌筑直至屋顶,在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中十分独特。阁前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桥。阁的东侧建有一座碑亭,亭内立石碑一通,正面镌刻有乾隆皇帝撰写的《文渊阁记》,背面刻有文渊阁赐宴御制诗,而当年保存于文渊阁的《四库全书》,现在则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文渊阁所在的区域已经在年时便向公众开放,不过我们只可远观,不能走进阁中。另一座同样在北京的文源阁是乾隆三十九年(年)在圆明园内原有建筑四达亭的基础上略增修,于次年建成的,为七阁中建成的第二座藏书楼。文源阁坐落在圆明园“水木明瑟”景区的北面,西临柳浪闻莺。阁额及阁内“汲古观澜”匾、楹联等皆为乾隆御书。不过如今文源阁早已不存,年时文源阁连同《四库全书》被英法联军烧毁,灰飞烟灭。第三处文津阁则是所有楼阁中最早建成的,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热河行宫,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年),《四库全书》入藏。乾隆皇帝曾为文津阁题诗:“渊源如欲问,应自此寻津。”这两句诗最后的两个字分别是“问”与“津”,恰恰与“文津”谐音,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现已移出保管,存放于国家图书馆中。第四座文溯阁位于沈阳故宫内,这座建筑与其他相比相对别具一格,也是建在宫廷中的最大的一所图书馆。第二部《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七年抄写完毕,送藏文溯阁,此后,文溯阁《四库全书》辗转流徙,几经危殆,年从沈阳运至甘肃省图书馆,存放至今。北四阁介绍完毕,除了颐和园中的文源阁已毁,其他建筑都得以保存至今。当代重建的文宗阁。接下来要讲的南三阁的命运则悲惨的多,其中位于镇江的藏书阁于乾隆四十四年(年)建成,乾隆皇帝赐名文宗阁,当年江南学人曾主动上书朝廷,提出承担“所有雇觅书手缮写全书之费”,最终皇帝决定由朝廷出抄书和建阁费用,而把做书匣、装璜庋架交由地方办理,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军队攻入镇江,将文宗阁及其所贮的《四库全书》一同焚毁,文宗阁就此消失。与文宗阁有着相同命运的另一座楼阁是扬州文汇阁,乾隆四十五年建成,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天宁寺西园也称御花园,正殿叫做大观堂,文汇阁就建在大观堂旁。在太平天国军队焚毁文宗阁的转年,扬州的文汇阁和所藏《四库全书》也一同被焚毁,文汇阁是七大藏书楼中寿命最短的,存世仅七十余年。最后一处,也是南三阁中至今唯一还存在的一座,就是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内的文澜阁。乾隆四十七年(年)在杭州圣因寺行宫原有的《古今图书集成》藏书堂堂后改建文澜阁,次年年底完工。咸丰十一年(年)太平军第二次攻下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大量散佚。光绪六年(公元年),在旧阁原址上重建文澜阁。文澜阁散失、残缺的书籍被陆续收集、补抄,现藏于浙江省图书馆。这就是当年名震天下的七大藏书楼的命运,今天我们似乎对这些古物并不是十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乾隆皇帝下令修建7座楼阁,专为存天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