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避暑山庄31奇异珍宝数不尽,第二
TUhjnbcbe - 2024/3/14 18:24:00

北上避暑之旅(4)

写在前面

不求资料翔实全面,不求论证无懈可击,但求真实记录旅途中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想——我行故我思

.07.24

今天早餐是酒店旁边不远处的早点店,本来想吃羊杂的,但那家人太多,改吃饸饹面,呵呵,绿色健康食品。饸饹面其实就是荞麦面做的面条,价格适中。

经过咨询,我们被告知游避暑山庄起码得一整天时间才行。因此我们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而外八庙等景点择机再游玩。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其他三个我们都去过了,分别是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和苏州留园。上世纪70年代我去过颐和园,年去过拙政园,这二次除了照片没留下什么。年4月去过留园(请见笔者拙文“苏州▏漫步古典园林留园,观赏世界文化遗产”)。

承德避暑山庄充分利用自然地势使人工建筑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集南北造园艺术大成,在中国园林中别具一格,是皇家园林的典范之一。年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于乾隆五十五年()竣工(几近90年啊!),占地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园林,康熙、乾隆二帝分别为山庄各题写36景。山庄周围环绕着长达10公里的“虎皮墙”。园内建筑物共有+处,按“前宫后院”规制,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

宫殿区(博物馆)集中在东南部,有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是皇帝处理政务及寝居之处,布局规整对称,朴素淡雅。游客一般也是从这里开始浏览的。

苑景区又可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湖区位于山庄东南部,由上湖、下湖、镜湖、澄湖、如意湖等湖泊组成,水域面积达60+万平方米,亭榭掩映,一派江南风光,平原区在湖区以北。(平原区示意图↓)

按照景区的安排,游客可以分别乘坐平原观光车(40元/人)、环山观光车(50元/人)和观光船(60元/人),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因为避暑山庄太大了,建议年龄大的游客还是乘坐观光车和观光船为好。(湖区示意图↓)

山区在山庄的西部和北部,宛如屏障,峰峦叠嶂,林壑幽静。景区还有山地观光车(50元,全程约50分钟)供游客选乘。这对年龄大些的游客来说更是首选,即节省时间,又节省体力。为了看几个景点,你不可能再爬一次山吧?(山区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避暑山庄门票不含外八庙和磬锤峰。

因为疫情还在持续,因此景区门票全部改为网上购票。我们每人都在去之前从手机上先行买好门票,测体温并出示承德绿色健康码后进入避暑山庄景区,从宫殿区开始游览。(点击看大图↓)

进入宫殿区丽正门和外午门后,庭院东西侧两个大殿分别是“兴盛时期的避暑山庄”的第一和第二展室。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北部丘陵地带,是清代帝王在北京之外处理政务,消闲避暑的重要场所。康熙和乾隆多次来到避暑山庄。

康熙为此还专门亲笔写就《避暑山庄记》。

当年热河行宫与木兰围场的地图。

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因康熙亲笔题有“避暑山庄”的匾额(下图)而得今名。读者朋友是否注意,下图匾额中的“避”字有什么不对吗?那可是皇上题的啊!

几位清皇帝上百次的北巡来过避暑山庄,可见他们对避暑山庄的喜爱。

如前图所示,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北部丘陵地带,是清代帝王在北京之外处理政务,消闲避暑的重要场所,避暑山庄还有印章、玉印和瓷印也就不足为奇了。

终于走进了正宫,抬头可见巨大的御题匾额“避暑山庄”,还是那个“避”字,看着别扭,但那是皇上题的,服不?

看完大型展览,下面就是钟表馆、挂屏馆、珐琅和玻璃馆。这与北京故宫差不多。尤其是钟表馆可看较强,主要是因为清帝康熙极为推崇西方科学,甚至亲自学习钟表原理,仿制西洋钟表。

历史上避暑山庄曾藏有各式钟表+座。

具有中国特色的应该是挂屏了,是融合了雕刻、镶嵌、织绣等多种技法的艺术作品,也是清代帝王雍正、乾隆时期较为流行的陈设。

据介绍,避暑山庄最初的用途很单一,就是帝王从北京到木兰围场途中休息、喝茶的数十处行宫之一。随着不断扩建,避暑山庄的功能开始增加,不仅供帝王休息,大量的日常政务开始在这里处理,康熙皇帝每年在山庄的时间竟然达到半年之久,乾隆、嘉庆时期也是如此。澹泊敬诚殿即是帝王处理公务的场所,该殿建于康熙五十年(),乾隆十九年()用楠木改建。

康熙御题的高浮雕云龙金匾“澹泊敬诚”高悬大殿正中,这里是清帝举行重大庆典,接受百官朝觐和接见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外国使节的地方。

康熙御题“澹泊敬诚”,“澹泊”源于《易经》之“不烦不扰,澹泊不失”,意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澹泊敬诚”仅四个字的题名,却代表了康熙皇帝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追求。澹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是中国儒家文化“俭以养德”,志存高远的修身原则。康熙皇帝以澹泊宁静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根本。“敬诚”则作为治国的根本。

据旁边的导游介绍,这些被保护起来的楠木立柱是整棵楠木制成的,现在已经是非常珍贵了。

四知书屋建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御题“依清旷”,之后乾隆增题“四知书屋”。

“四知”源于《易经》之“君子知微,知彰,知刚,万夫之望”,诠释了乾隆“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治世之道。

四知书屋是皇帝接见近臣、少数民族首领和临朝更衣小憩之处。

石鼓,制作于战国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唐太宗贞观元年()发现于陕西宝鸡,共有10个。最重要的是,石鼓上各镌刻四言诗一首,记叙秦公与周太史儋游猎之盛况,后被称为“石鼓文”,世称“篆书之祖”。游客不能靠前近观。

石鼓历史久远,多有损伤,清乾隆五十四年(),乾隆命人选石重刻一式二套,并亲自校碑作序,次年五月功毕,分置北京国子监与热河文庙。此处展出的石鼓为热河文庙所藏。

“海藏持轮”四字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御笔亲书,寓意为佛教经典如大海精神,主持世世轮回,法轮辗转相传,普渡众生。

比较有趣的是,“藏”字的左边部首被有意去掉,意为“不要匕首,放下武器,天下太平”。这块“海藏持轮”匾额,是承德避暑山庄宗境阁的匾额。皇上也真是的,这里的“藏”少了二笔,而“避暑山庄”中的“避”又多了一笔,前者是有意为之,而后者的确是错字啊!

进入山庄正宫的后寝部分,这里以“烟波致爽”为中心。

烟波致爽,为清帝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年),面阔7间,进深3间,康熙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该殿因此得名。嘉庆和咸丰帝均病逝于此。

殿外墙上康熙和乾隆的画像,这应该是比较像的了吧?

康熙御题的匾额“烟波致爽”高悬,下方一个斗大的福字,这里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之处。

这里是“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此处需要提示一下,人们常说的康乾七十二景中,康熙的四字景三十六个,乾隆的三字景三十六个。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的签准地。咸丰十一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到避暑山庄,第二年病死于此殿西暖阁,他死前曾在这里(下图即是西暖阁)发出诣旨,批准了《北京条约》,并追认《中俄瑷珲条约》有效,使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主权,真是令人既愤恨不已又痛心疾首!

烟波致爽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小跨院,为后妃居住之所。也即后妃的寝室,但西所是必须要来看看的。

懿贵妃(慈禧)就曾住在这里,她还在此密谋了夺权擅政的“辛酉政变”。

现在这里是慈禧生活用品展,注意给西所展览起的名字:无冕之王,呵呵。

慈禧是避暑山庄权力角逐大戏的主角,是操纵同治、光绪两朝统治大权的“无冕之王”,把持朝政近半个世纪。但是,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进犯却都以清廷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而告终。

尽管晚年的慈禧似有所顿悟,力图推行新政。但正如展览前言所述,“历史从来不在覆水难收时给关键人物第二次机会”。通过展览与陈设,让历史与现实对接,碰撞出属于参观者自己的意识火花。

看看西所的陈设,用现在的眼光看不觉得有多么高贵,但当年也是极尽奢华之致。

来到烟波致爽殿的后面,这里的一幢两层小楼即是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八景,云山胜地。

云山胜地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年),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一间。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蹬道。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楼上西间原为佛堂莲花室,内供青玉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后妃于此祭月祈福。从楼北出岫云门,即达湖区。

注意小楼没有楼梯,要借助小楼外两侧的假山才能上到二楼。

万壑松风,位于避暑山庄松鹤斋之北,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年),是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因周围古松甚多,故有此题名。这组建筑是康熙帝批阅奏章、召见百官和眺望湖光山色之地,为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六景。逆光效果太差,没拍其建筑。

-TobeContinued-

参考文献:

1.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

1
查看完整版本: 避暑山庄31奇异珍宝数不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