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释放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消费潜力,是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在5月31日召开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媒体通气会上,市文旅局发布了19项助力措施。
据市文旅局副局长刘斌介绍,立足首都进入品质文旅消费时代,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从以历史文化类为主向历史文化类、现代时尚类、科技研学类并重转变,从以观光游为主向观光与休闲体验并重转变;构建首都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引导来京旅游者从核心区向全市域旅游拓展;落实推进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产品体系、推动项目落地、提升入境游人数四大任务;实现把北京打造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全球旅游目的地。
市文旅局发布的19项主要措施如下:
1.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精心保护好历史文化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加强系统谋划和整体保护,完善文物保护腾退利用机制,制定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充分展现中轴线历史文化价值;
2.编制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意见。
3.充分挖掘城市文化IP资源,推广“故宫模式”,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建设好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平台,打造北京文创品牌。
4.培育“红色旅游”品牌。围绕北大红楼、卢沟桥和宛平城、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片区,加快红色主题产品开发,打造集参观、教学、培训、体验为一体的全国一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建设“书香京城”,制定示范书店评选标准,支持一批示范书店加快发展。优化实体书店结构布局,重点推进实体书店进高校、进商场、进园区。依托王府井大街升级改造,推动王府井书店、外文书店等实体书店转型为多功能文化空间,打造文化消费新地标。
6.加大对文化精品力作的支持力度。鼓励头部文化机构和企业,在话剧、京剧、音乐、电影电视等领域,精心打造一批“艺术高峰”作品。
7.丰富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旅游消费主题功能,做强古都文化游、皇家宫苑游及现代文化游等特色旅游板块,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8.优化融合北部旅游资源。设计开发“北京冰雪游”“北京冬奥游”等冰雪旅游、冬季旅游主题线路,力争将密云古北水镇、延庆世园公园、海淀稻香湖打造为国家级旅游休闲区。
9.加快南部旅游设施开发。以周口店、琉璃河、云居寺等历史古迹为重点,以山水休闲为补充,打造“房山-门头沟-海淀”和“房山-丰台-北京老城”精品旅游线路。
10.实施“漫步北京”“畅游京郊”“点亮北京”计划,打造10条“漫步北京”老城精品文化探访线,设计开发北京电影艺术之旅、北京音乐艺术之旅、北京建筑游等特色主题游线路。
11.深入挖掘北京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轴线等优势资源,开展“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非遗+文创”等合作,利用市场化手段和现代科技促进非遗传播。
12.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谋划建设二三期工程,打造文化旅游消费新地标。
13.聚焦时尚消费商圈、文创产业园区、体育休闲场所,举办北京网红打卡地评选,推出个“北京网红打卡地”。
14.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住宿品牌,开发一批精致四合院酒店和精品民宿小院,重点推广高品质、文化主题的中小型精品酒店。
15.加大“北京礼物”开发力度,鼓励天坛、颐和园等市属公园和文化文物单位,加快开发蕴含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曲艺、“双奥”之城等传统京味元素和现代时尚元素的旅游文创商品,提升“北京礼物”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16.优化全市5A级景区布局,支持香山公园、野鸭湖景区等高品质等级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支持重点景区开展旅游大数据分析,在门票预约、客流管控、动态导览等环节探索推广智慧营销和服务。
17.加强首都核心区老厂区、城市副中心老旧厂房、新首钢地区、门头沟“一线四矿”等工业遗址的保护利用,发展“天宁一号”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
18.拓展“文旅+科技”场景应用,打造珐琅厂景泰蓝非遗文化体验基地等个文化旅游体验基地。
19.依托山、泉、湖、村等生态资源,推进王佐全域旅游小镇、门头沟全域旅游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打造国际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李佳
编辑/毛羽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