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很美也很短暂.每年的10月底11月初,这座古老的城市才显露出它真实的美,既古朴又富有生机,意境与姿态都让人顿生时光的倒流之感.
而在这片宁静又浓烈的京都秋色之中,作为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则处处体现着皇家范儿,盛夏里满眼的翠绿如今已披上红色、黄色的秋衣,有着中国园林独特的意境美.
然而,我们现在能触目可及的,并非是它最初的样子.它的前身是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动用万两白银改建的清漪园.
而清漪园在咸丰十年(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之后,在光绪十四年(年)重建改称颐和园.重建并改名后的颐和园,依然没有逃过遭受列强洗劫的噩运,于光绪二十六年(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
昔日的亭楼台阁,古建院落以及曲苑荷风,消散在历史的耻辱与时间的长河里,难睹其芳容.
由法国公使馆安保队长,法国军官菲尔曼·拉里贝拍摄于-年间的一组老照片,有幸为我们留下了颐和园的那些宝贵记忆.
法国军官菲尔曼·拉里贝,年-年在北京期间带领50多名士兵在法国公使馆内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他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利用工作之便拍摄了大量照片,内容涉及清末社会的种种方面.
拉里贝将他在中国拍摄和少量购买到的照片结集成册,目前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总数超过张,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资料.这其中就有大量的当时的颐和园的真实景况??????
照片上,记录的是横卧在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以及晚清人泛舟的消暑时光.
精致又不失恢宏的古建院落中,两个身着晚清服饰的人.
还有这位“列强”在颐和园留下的“游客照”
“庚子之乱”结束后,慈禧为了改善与列强的关系,邀请各国驻华大使在颐和园玩,图示为大师们在石舫上参观游乐.
颐和园石舫上的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年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
颐和园罗锅桥(即绣漪桥)边的清朝官员.清代的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
在十七孔桥东端的八方亭,以及意外入镜的两位清朝人.
法国军人菲尔曼·拉里贝用镜头实拍,记录了清王朝的最后十年,颐和园只是其缩影之一,也是中华屈辱的十年.
这些珍贵的历史老照片,让我们能有机会目睹百年前颐和园的旖旎风光.如今的颐和园,还剩下多少往日的痕迹呢?您不妨在这深秋的季节,追寻着中国最美的秋色,跟着图片去颐和园找一找吧!
TheWorld-全球疫情一览截止至北京时间10月27日上午
全球+国家和地区
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
确诊例
死亡例
治愈例
全球确诊,死亡数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全球确诊病例每日峰值(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境外主要疫情国数据
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