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孩子来说,背诵作业都是老大难。别说孩子了,家长们上学的那时候,看见课后的“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是不是也一个头两个大?
陪着孩子背课文,大概率是要着急上火的:拖拖拉拉背不出来、磕磕绊绊不流畅、背太久了急得哭······家长跟着急,甚至大吼大叫也无济于事,命都折腾掉一半。陪孩子做作业,愁啊!
愁也没有用!从小学到高中,无数默写填空等着呢!往小里说,背诵能力不及格会导致经常性失分;往大里说,记性不好,之后的学习也会受很大影响!
看着那些记忆力好的人,心里真是满满的羡慕啊······别着急!经过辅导无数学生、采访优秀教师、遍阅群书的不懈努力,掌门小编终于给大家总结出了背课文的“必杀技”!快来学学吧!
方法1大声朗读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声朗读有助增强记忆。研究论文刊载于最新一期《记忆》期刊。
研究人员招募95名志愿者测试比较4种记忆书面信息的方法,包括默读、大声朗读、听他人朗读以及听自己朗读的录音,结果显示,自己大声朗读记忆效果最佳。
此话有理,大家想象一下古时候学堂里的孩子,背古文可不是放声朗读的吗?那么难的古文都能背下来,课文更是不在话下!
小编想起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道:“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萧红这样的大文豪,小时背诗就是用喊的,可见大声朗读(别喊!)的确对记忆有帮助。
方法2结合图画除了用自己的朗读声音辅助,家长也可以找一些图像辅助,帮助孩子建立画面感。
大家有没有发现,给低龄孩子读背的诗,大部分都有很清楚的意象,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而给孩子们的古诗类图书更是配有精美的插图。
文字与图像结合,能加深人的印象。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可以使用插图本古诗或古文进行启蒙教学,或者看我们这篇:30张趣味插画,让背诗不再枯燥!
等到孩子进入高年级学习内容更复杂的阶段时,现成的插图已经不够辅助所有的背诵了,但是图像法仍然可以使用。例如在面对严肃的议论文或说明文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梳理文章思路,按思维导图的形式把文章拆分成“要点+图像”流程模式。思维导图具体怎么做,看这里:教研君——思维导图知多少。
比如这篇记叙文《颐和园》,是按照游览顺序写的颐和园景色: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方法3逐句背诵小编自己在学海苦苦挣扎这些年,渐渐感悟到,背诵其实有两个流派:硬记派和理解派。当然大家不要望文生义,这两种办法并没有谁优谁劣。
硬记派是说,大量采取方法1:大声朗读。经过反复朗读背诵,形成身体的机械记忆,可以做到十分流畅,而且很多年之后也能背出来。它的缺点就是投入太大,不适合突击背诵。
理解派则是通过对篇章的拆分和解读,先大致记住段落结构,再通过逐句背诵填补进细节。这样背是最快的,而且能帮助深刻理解,但是没有硬记派对细节记得牢。
逐句背诵就是理解派的精髓啊!把文章拆分成段,再拆分成句,积少成多,逐渐背完全篇。记住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背诵句子要着重看开头第一个词、关键词以及容易卡壳的字。
全部背完,隔两三个小时整体再背诵几次,并继续再卡壳处做标记,直到熟练。
比如《六国论》,先划分段落大意:
逐句背诵,特别注意关键词:
精髓提升记忆力方法再好,记忆的能力还是背诵的基础。还好,关于记忆力的锻炼方法有很多,大家可以多多练习。
1.记忆练习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记忆练习了,比如在三分钟内背下20位圆周率,或是背一些人名、地名等。
2.记忆游戏
练习不一定枯燥,也可以寓教于乐嘛!先不说现在大家pad里能找到多少锻炼记忆力的游戏,Windows的PurblePlace翻牌游戏就很好玩!
3.记忆回溯
定期整理自己的记忆,不但能锻炼记忆力,也是很好的学习总结的机会。
在闲下来的时候,问问自己:一小时前我在做什么?在哪里?和什么人在一起?我们在一起都说了什么?那个人长得什么样?
在晚上入睡前,把过去的一天回忆总结一下:我今天做了什么?计划做什么?学到了什么?
总结虽然我们今天介绍了三种背诵方法:大声朗读、结合图画、逐句背诵,但并不是说只能选一种学习哦!
因为人们在学习记忆过程中存在很大差别,根据其兴奋点的不同,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混合型”。大家可以多尝试一些方法,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具体如何背诵,还要结合每个孩子的记忆优势,选择不同的方式。
别逼孩子背单词了!学会这个方法,单词量暴增!
揭密高考出题阅卷“内幕”:这样答避免失分!转给身边的高考生!
期中考试后,该怎样分析试卷?
别再拿粗心当成绩低的借口了!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这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