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弥儿》中写到:
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
我是信息技术课题研究队伍里的一名老兵,从“九五”至今,在每一个五年计划中,我都与信息技术课题研究零距离接触,在这条教改的道路上已经蹒跚行走了将近二十年。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新技术、新模式,我常常在思索: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课堂应该保留些什么?整合些什么?改变些什么?近二十年来,我始终围绕语文的本体训练开展研究,充分挖掘“听、说、读、写”与信息技术的最佳融合点。当我把“拼图作文”“网络阅读”“音频识字”一个个新名词带给我的学生时,我欣然发现,教学因信息技术而灵动高效,闪烁着科技的光芒。我坚信,技术一定要用,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
运用信息技术玩拼图,我的作文教学很开心
传统“看图作文”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好方法。但是看到全班几十位学生一起看一幅或几幅图,学生之间易受影响,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有一次,当我无意中看到学生入神地把玩七巧板时,我突然受到启发。能不能借助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资源,使他们把想到的内容拼组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再仔细观察图画,用准确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呢?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培养了表达能力,又掌握了搜集材料、选择材料、分析材料、组织材料的学习方法。于是,我在实验中设计了在交互式教学系统中进行“拼图作文”这一新课型。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网络为学生“拼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拼图作文”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针对当前训练内容,开发拼图资源,从生活中搜集大量图片资料。这些图片有的是课内的,如桂林山水、黄山奇石、威尼斯的小艇、颐和园的长廊……有的是课外的,如硝烟弥漫的战场、风景秀丽的公园、活泼健康的少年、伶俐可爱的小动物……有的是直观图画,也有的是抽象图形。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这么庞大的图片库带入教室,而计算机能够将它们制作成系统的资源库,通过网络就可以提供给学生选用了。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处理信息,来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通过表达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来读书,我的图书馆超现代
我首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网上“阅览室”。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这里犹如一个巨大的图书阅览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在班级网页里设立一个“‘网上阅读’功能平台”,由师生共同把从互联网上收集到的丰富的阅读材料和相关网址链接放到这个平台上。学生既是这个“平台”的使用者,又是它的建设者。整个平台给学生一个崭新而明晰的阅读空间,使他们无论在学校或在家中,都可以轻松快乐地阅读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在网络阅读中,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见解的场所。传统的阅读交流课堂上,每次只有个别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更多的学生是当“观众”。而“小主人论坛”这个模块,利用BBS论坛,创设了一个安静、整洁、稳定的交流场所,学生通过发表帖子就可以阐述自己在“网上阅读”中形成的观点,在这个展示和交流的空间里,学生不仅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且可以参与其他同学的讨论。这种讨论甚至是异质分组(并不是按照能力分组),不是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也可以参与讨论。教师也可以真正掌握第一手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反馈信息,利用发表帖子的方式给予学生帮助,解答他们的疑问,展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用激励的话语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用谈心的形式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论坛的记录了解其他同学阅读的情况,看到别人提出的问题时,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些问题,或者看看教师是怎样解释这些问题的,更可以大方地加入其中,与教师、同学畅谈一番。通过网络,师生成了交流、合作的伙伴,在不受时空限制的超文本阅读空间,碰撞思维的火花,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现实。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感受到与传统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具有如下一些优点:阅读方便快捷、互动性增强;阅读内容更广泛;可以利用多媒体、超文本来全面调动读者的阅读感官,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阅读效果。但是“网上阅读”也有其缺点,如视觉疲劳、网络迷失、不符合传统阅读习惯、阅读选择困难等;此外,它还受到网络普及程度、读者文化水平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如何发扬“网上阅读”的优势、避免其弊端等问题将是摆在我面前的新课题。“网上阅读”还需要更多的改变和突破,让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以适应网络文化兴起的新时代。
运用信息技术多识字,我的识字教学很简单
现行的教材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识少写,先识后写”原则编排识字内容,但是学生普遍要到二年级结束时才能识得字,“先识”的时间过长,“多识”的量仍然偏少。这样,儿童在早期阅读中,只能阅读字数少、表达简单的短文,与思维和语言发展水平无法真正接轨。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低效的状况呢?我尝试开创“音频识字法”来突破这一难关,将听读与识字结合起来,努力缩短识字的时间。
所谓“音频识字”,就是借助电子播放器,如音响、MP3、优盘播放器等,反复播放儿童喜闻乐见的音频材料,在充分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儿童指读材料,形成音形义一一对应的认识,从而轻松识记生字的一种识字方法。这是对传统“听读识字法”的改进与创新。
“音频识字”的操作路径是“听—记—读—认”。在对5~10岁儿童的跟踪研究后,我发现用音频播放优质电子材料,可以充分挖掘各种网络音频资源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作用;可以让儿童接触最规范、最动听的语音内容,获得美的享受和规范的演示,为日后的朗读、表达打下基础;可以解决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家务繁重而没有时间为孩子一遍又一遍朗读材料的现实问题。播放器就如同一位电子助手,成为孩子学习的好老师,最为关键的是,在增加识字量的同时提升语文综合积累。研究数据显示,仅五六岁的儿童就能够在半年内,借助“音频识字法”不知不觉地识记汉字多个,从而开展正常的自能阅读活动,并且积累诸如《三》《百》《千》《弟子规》等经典篇目三篇以上。
这样,使用“音频识字法”,不仅为小学低段的学生节约出了四分之三的时间,让大量提前阅读成为现实,而且在识字的同时,学生因为大量的记诵,变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这是其他识字方法望尘莫及的。
讲台是教师发挥聪明才智的最好场所,学校是完美实现自我价值和创造生命意义的乐园!在实施教改的每一天,我都告诫自己,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要立足语文教学,用心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我是一个教学改革者,要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托课题研究,科学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教改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景致,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体验到了破茧成蝶的升华,因此我愿意用心血和汗水作为交换,永远无悔!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师范附属小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