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园
北京的西北郊有这么一片区域
它不仅被称之为北京的“金名片”
更是每一个来到北京的人
必去的打卡之地
它就是拥有独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
优质人文底蕴和优良生态环境的
“三山五园”
三山五园说的是哪里?
这张金名片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三山五园”称谓的由来
三山五园,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史》(清朝卷)的说法,三山指的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指的是畅春园、静明园、圆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其中,香山、玉泉山,在辽金时已名扬天下,在乾隆十五年,改瓮山为万寿山后,才形成了“三山”的称谓。
五园称谓的出现,首先是畅春园。畅春园位于今北大西门西南,是在原明武清侯清华园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康熙二十六年(年),康熙帝外出,暂住在畅春园时,写下了《畅春园记》。而随后到了康熙三十一年(年),康熙改顺治玉泉山“澄心园”为“静明园”。
畅春园的兴建、衰落,以及被焚毁又经历哪些事情呢?如果你想更加透彻的了解畅春园的发展历史,那你就必须读读这本《京华通览·畅春园》。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生动活泼,不仅详细地记述了畅春园的发展历史,还记载了众多园中鲜为人知的陈年往事。
扫码阅览图书
著者:张宝章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到康熙晚年,他赐皇四子胤禛花园名曰“圆明”,即后来的圆明园。乾隆十一年(年),乾隆帝将扩建后的香山行宫命名“静宜园”。十六年又奉旨:“以万寿山行宫为清漪园,设总理园务大臣,兼管静明园、静宜园事务。”至此,上述“三山”和与之重合的“三园”,便作为内务府管理下的官称,频现于官书与官员之口,而且二者既可单独使用,亦可重叠使用。如称玉泉山或玉泉山静明园、清漪园或万寿山清漪园、静宜园或香山静宜园。
五位清朝皇帝和圆明园的关系?圆明园的重大事件有哪些?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又为什么会毁灭?这本《朕的圆明园》将为你进行详细地解答。
扫码阅览图书
著者:刘阳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代时,“三山五园”作为一个整体名称,则出现甚晚。最早是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之后,伺候皇子读书的侍读学士鲍源深,在《补竹轩文集》中记有:“九月初,夷人焚五园三山。”至于为什么“园”在“山”前,是因为清帝园居理政的中心在园(畅春园、圆明园)而非在山(三山)。清亡以后,民间则用顺口的“三山五园”来指代早已名不副实的京西皇家园林。
历经二百多年的兴衰荣辱,如今在京西北土地上,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景区虽然无法完全再现巅峰时期的景象,却在无声的播撒着民族文化的种子。这里不仅承载着从顺丰至咸丰皇帝走过的痕迹,更流淌着众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基地和历史的见证者。
扫码阅览图书
著者:阚红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编辑/申岩
审核/胡越
海淀区图书馆(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