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信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专题智慧园林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于雨洪
TUhjnbcbe - 2022/6/22 15:36:00

中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建设了发达的人工自然系统,数千年来持续发展,积累了一套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智慧。研究我国古城可以发现,它们大多具有“城壕环绕、河渠穿城、湖池散布”的古城水系规划布局,在城市防洪排涝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水系中有众多著名的风景园林之地,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福州西湖、北京颐和园等大型风景园林无不保证了城市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等功能前提下的风景营造,而咫尺山林的小型私家园林也同样在满足游赏休憩功能的同时兼顾了以园承水、就地蓄水的雨水收集功能。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在几千年的水利活动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雨洪管理途径和方法,并巧妙地将它们的功能隐藏在如画的园林图景中。本文以北京玉泉水系为例,梳理其水系形成的脉络,探源其思想和方法,以期为当今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自然山水保护、雨洪管理和风景营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01玉泉水概述

玉泉水系概述玉泉水系西起玉泉山,东入通惠河,由长河、内外护城河串联北京西北郊水系(高水湖、养水湖、昆明湖、泄水湖)、内城水系(六海、御河、筒子河、紫禁城水系)以及紫竹院湖、陶然亭湖、龙潭湖等湖泊,是一个由天然水源和人工河湖组成、从西到东贯穿旧北京城乡的“系中有系、园中有园”的人工水网体系(图1)。它对旧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城乡环境的改善起着巨大作用,在古都历史发展中有过长期辉煌的功绩。玉泉山位于北京西北郊的腹心地带,古代北京西北郊被北面横亘的燕山山脉和西面峰峦连绵的西山所围合,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玉泉山风光秀丽,山前为永定河故道,泉水丰沛。虽乾隆年间玉泉诸水流量减少,但据、年考察,玉泉山诸泉的总出水量,在冬季雨少的时候仍有每分钟约计m3,夏季雨多的时候,约可2倍于此,“玉泉山沙痕石缝随处皆泉”“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自山而出,泓澄万顷”,由此可见古代玉泉山泉流丰富、水量充沛的壮观景象。虽然北京城在年前就依托莲花湖水系发育而成燕国都城蓟城,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与水为友、引水为用的治水活动也一直与之相伴而行,但直到13世纪初北京的水利建设都没有涉及玉泉山之泉流。原因有二:一是之前的北京城一直是分封国的都城或陪都,城市功能有限,对地表水源的需求不多,水利建设仅围绕农业灌溉和航运而展开;二是北京西北郊与北京城之间隔着海淀台地,在古代科技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一地理上的障碍无疑给沟通北京城与玉泉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3世纪初金建都北京,此时作为封建帝王都城而存在的北京城在城市性质、地位和规模上都产生了显著变化,原有水系已经无法满足漕运和城市用水要求,增辟水源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点,于是“沙痕石缝随处皆泉”的玉泉水开始被封建帝王所重视。自此,一条始于金代、建于元代、经明清两代刻意经营的以玉泉为源头、通惠河为尾闾的河湖水网体系,在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建设和完善,成为旧北京城的生命线。它如同故宫和长城一样,是古代重要的智慧和文化特色。

02玉泉水系的“隐性”雨洪管理贡献

玉泉水系连起北京城数个闻名遐迩的湖泊与河道,如昆明湖、六海(北海、中海、南海、前海、后海、西海)、金水河等,它们至今仍是北京靓丽的文化名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如画卷般优美的显性风景背后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错综复杂而缜密有序的水网体系,这一水系在旧北京城多年的发展上所发挥的功能价值远远超过其美学价值,因此,对玉泉水系展开研究并揭示其功能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2.1玉泉山诸泉——玉泉水系的主要水源

玉泉山因水而盛,辽代建有“玉泉行宫”,金代建有“芙蓉殿”,清代建“澄心园”(后改成“静明园”),这里也是燕京八景之一——“玉泉垂虹”(乾隆改名“玉泉趵突”)的所在地,山中更有寺庙园亭盛况。由此可见,风景秀丽的玉泉山自古就是北京西北郊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玉泉山诸泉更重要的角色是作为北京城水系的主要水源而存在,密布旧北京城内的河湖水系几乎都得益于它们的供给。金建都北京后,在北京水利建设上的两大创举就是围绕玉泉山诸泉而展开的:一是在翁山(今万寿山)西北方向的青龙桥建闸拦水,使玉泉山诸泉流入翁山泊(今昆明湖)后蓄积;二是开凿千余米长的引河穿越“海淀台地”(图2、3),将翁山泊的蓄水引向大宁宫内的白莲潭(后称太液池),此举是玉泉山水系得以运行余年的关键。清乾隆时期在玉泉山以西建十里水槽,进一步将西山卧佛寺和碧云寺附近的几处山泉导引至玉泉山下,同注昆明湖,将西山山麓的若干细小泉流囊括殆尽,中国古代对于玉泉水系水源的开发和利用至此达到了极点。

2.2昆明湖——城外隐形水库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前湖,约hm2,占颐和园面积的3/4。颐和园作为我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和游览胜地,其造园意匠有目共睹,但从根本上来说,其中的昆明湖却是一座位于京城西北郊的最早的水库,是北京城最宝贵的供水来源。如前文所述,自金代在青龙桥建闸拦水并凿开海淀台地将湖水送往京城,就奠定了昆明湖作为水库和风景游赏地的属性。继而元朝在湖泊东岸筑“十里长堤”拦蓄玉泉山泉水,更是巩固了它作为水库的功能,同时也获得“壮观神州今第一”的美称,并称“西湖”以与杭州西湖相媲美,由此说明昆明湖一开始便是水利建设与风景规划并行的工程。清乾隆年间的北京西北郊水系整治工程进一步将昆明湖的水利功能和风景之美推向高峰。具体做法如图4。

1)引水:将收集的西山水源、玉泉山水源引入北长河入昆明湖;

2)扩容:将昆明湖向北拓延至翁山(万寿山),密切山水关系,扩大蓄水容量,并筑堤建桥,既分割水面又起到了分区蓄水的作用;

3)分级蓄水:在昆明湖西面靠近玉泉山东麓开凿“高水湖”和“养水湖”分别与金河和北长河连通,在金河下游右岸开凿“泄水湖”,利用其高程不同使水“次第蓄泄”以增加水的调节能力;

4)调蓄:设立若干闸门,使“次第蓄泄”得以实现,如在昆明湖东南隅设绣漪桥闸,东堤设二龙闸和6个出水涵洞,后溪东端设眺远斋闸,谐趣园东北设惠山园闸及西闸等,通过水闸控制昆明湖防洪、排洪和城市及西郊园林供水;

5)分洪:分别于香山以东、昆明湖以西开挖2条排洪泄水河,以分流夏秋暴雨时节香山一带的山洪,在外围保护高水湖、养水湖、泄水湖、昆明湖不受山洪泛滥的威胁,也维持附近农田的正常灌溉;

6)造景:整治山水,布局建筑,展开全面的园林建设。

由此可见,昆明湖如画的风景中,实则隐含了一个集“引-蓄-排-分”于一体的复杂水利枢纽,其取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实无愧于艺术与工程相结合、风景建设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的典范。

2.3六海——城内调蓄湖泊

在旧北京城中轴线的西侧,分布着蜿蜒灵动且一脉相连的6个湖泊,有如蓝色明珠,它们分别是前三海(中海、南海、北海)和后三海(前海、后海、西海)(图5)。前三海又称太液池或西苑,紧邻故宫和景山,呈袋状纵贯皇城南北,这里曾是金代的离宫,后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御苑,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置精美的宫苑之一。后三海则位于北京内城西北隅,担负着南粮北调漕运终点码头的重要职能,是旧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与经济中心,也是王府、园林、寺庙、民居等的聚集地。因此,六海及周边区域聚集了旧北京城多年历史积淀,是北京城的重要风貌标志之一。除此之外,六海更是京城内的大型调蓄湖泊。明清时期太液池水面面积约1km2,什刹海面积约为0.75km2(元朝约1.25km2),据钻探推测以水深5m作为它们的平均深度,其蓄水容量是万m3。六海与京城明渠、暗沟、内外城护城河相连通,这无疑对蓄积城区降雨、排泄雨洪起着重要的作用。除六海之外,玉泉水系上还有陶然亭湖、龙潭湖、水榭湖等若干个大小湖泊,它们无不在装点北京城美景的同时,发挥着调蓄雨洪的作用。

2.4长河、护城河、金水河、御河——输水、蓄水的重要通道

在玉泉水系中,长河、内外护城河、金水河、御河等河道如丝带穿梭于旧北京城的街巷之中,沟通着城郊数个大大小小的水面,形成一条巨大的“蓝色项链”。在人们的常识概念中,这些河道虽难划入传统园林范畴,但“春时堤柳垂青,西山朝夕设色以娱游人”的长河、“御沟流水晓潺潺,直似长虹曲似环”“绕城秋水河满灯,今夜中心似上元”的护城河等,无疑在客观上构成了旧北京城如画般美景不可分割的部分,而时至今日,这些河道显然被囊括在风景园林的范畴之中。这些河道是旧北京城供水和排洪的重要通道。北长河将玉泉山及西山诸泉水输往昆明湖蓄积,南长河则将昆明湖之水输往北京城的同时兼作排泄湖水渠道。护城河上连长河、下接通惠河,城中与金水河、御河、六海及其他大小水面相通,它们一方面将北京西北郊之水送达城区,又将城区内富余的雨水排往通惠河,另一方面形成城区内密集均匀的河网,就地消减了城区内的暴雨洪峰,缓解了洪水危害。据相关研究,明清北京城的城内河道密度为1.07km/km2,城壕行洪断面为.9m2,蓄水容量约为.73万m3;紫禁城面积为0.km2,筒子河3.8km,行洪断面为m2,蓄水容量约为.56万m3,每平方米有1.m3的容量,这也是明清紫禁城建成近年无雨潦之灾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古城排水系统规划建设最完美的典范。

03玉泉水系对当今雨洪管理的启示

北京城在元代83年间遭水灾5次,平均16.6年一次;明代年间遭水灾18次,平均12.5年一次;清代年仅有水灾5次,平均53年一次。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玉泉水系地梳理所发挥的显著作用是不容忽视,解析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经验对于我国现代城市具有现实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3.1从系统出发梳理水系是雨洪管理的前提

3.1.1空间结构的系统性

玉泉水系最显著的特点是空间结构上的系统性,相对于现代城市水利建设中单一的筑高河堤排洪或是“海绵城市”提倡“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释放、利用”的理念而言,它更强调的是从源头至尾闾的系统梳理。从玉泉水系的总图可以看出,它缜密有序并具有“纵向连续、横向贯通、均匀分布、次第蓄排”的特点。所谓“纵向连续”,即从玉泉山至通惠河之间连续畅通,不淤积、不堵塞;而“横向贯通”即在主要河道上附着了北京西北郊水系、内城水系(含什刹海水系、太液池水系、紫禁城水系等若干个子系统),有效地起到了“次第蓄排”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水系上游建立雨洪调蓄系统——此系统分两级,第一级:在昆明湖上游北京西山雨洪出山处北泄水河和东南泄水河,在强降雨时分别将雨水引导到清河和西郊河道,减缓昆明湖及附近湖泊的蓄洪压力;第二级:由高水湖、养水湖、昆明湖、泄水湖等湖泊组成,它们在上游调蓄雨洪,减轻城区内河道的压力。若继续细分,上述一系列湖泊之间又由于高差的不同形成了蓄水层级。

2)城内建立蓄排结合的雨水收集系统——旧北京城区内的湖泊、池塘、内河、护城河共同组成了一个布局合理且容量巨大的蓄水系统,它既与城区内的排水沟相通,又与水系下游的通惠河相连,有序地组织了雨水排放,避免了内涝的发生。

3)园林水体“就地承水”与水景营造相结合——在“无水不成园”的中国古代造园活动中,水景营造与雨水蓄排是相联系的。一是园中水体与园内“排水”相连,做到区域内顺畅地排水,如金水河承接故宫排水(图6);二是在竖向处理上使地形与水体紧密结合,营造山水景观的同时满足雨水排蓄的通畅,这在诸如北京西郊“三山五园”等皇家园林群中大量的河湖湿地与地形处理实例中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玉泉山山麓水系、颐和园后溪等,都是“以园承水”的佳例(图7)。玉泉水系上所有河湖水体连续贯通,有效完成了旧北京城雨洪管理。因此,改变仅限于城区内建设海绵体的思维局限,因地制宜地从空间格局上构建“引、蓄、分、渗、净、用、排”的水网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和雨洪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3.1.2水体功能的综合性

玉泉水系不仅是一个集运输、蓄水、排洪、灌溉、防火、防御、游赏于一体的功能体系,也是一个充分利用了水资源进行水景营造的城市景观系统,经由它形成了古代北京城山与水相绕、建筑与水相依、宫城之威严与河湖之秀美交相辉映的世界城市之经典。因此,现代雨洪管理也必然是水功能、水生态、水景观的交叉融合。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将雨水进行单一排放的技术处理模式,改变将雨水注入地下管道和关入狭窄高耸防洪堤内的做法,从空间上进行合理规划,将水资源留住,用它来服务于生产和生活,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

3.1.3行业管理的统筹性

玉泉山水系的梳理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水利、交通、建筑、园林协同发展的整体魅力,历史人物如刘秉忠、郭守敬、乾隆等对玉泉水系乃至全北京城的水系梳理起了全面统筹的主导性作用。虽然现代城市的规模、功能远超于古代,水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某一行业所能把控好的,但我国现行的将水的建设、管理分属水利、环保、城建等部门,以及完整的河流常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现实,无疑加剧了将水系统割裂成支离破碎的片段的事实,这是目前水危机频发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加强行业统筹和协作,尤其在“规划先行”的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更需要水利、风景园林等行业的前期参与,才能保证城市经济、安全、风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2保护原有湿地是雨洪管理的根本

永定河故道曾是北京城中一条古老而丰润的河流,它从石景山以北向东经紫竹院,由德胜门向南,再经积水潭、后海、前海、北海、中海折向东南流向正阳门、三里河、红桥,在龙潭湖西侧往南流去。随着永定河主河道的南移,原河道水量减少,只留下一串串积水水面及一些经由周边泉脉汇集而成的细小水流,如今的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一带,就是这一连串积水的遗留。玉泉水系除护城河外,大部分河道、湖泊都分布于地质变迁过程中湮废了的永定河古河道上(图6),金代将北海(金代称白莲潭)作为太宁宫的选址,元代将后三海一连串水域作为大都城的中心,积水成潴的翁山泊被因势利导扩大成昆明湖,这些营造活动无不体现了古人对原有水体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因此,保护好溪流、沟渠、池塘、河湖及湿地,发挥“自然海绵体”的蓄水作用,因地制宜地进行河湖连通和水系梳理,是雨洪管理系统中最根本的一步。

3.3建立“蓝色基础设施”是解决雨洪问题的途径

玉泉水系是一个分布均匀的水网体系,它满足了旧北京城的多种功能需求,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河湖岸边的绿地、建筑、道路共同构成了全域的“蓝”“绿”“灰”基础设施体系,使古老的北京城持续发展了余年,并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熠熠生辉。现代城市建设中忽视了水的演变规律,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日渐显现并愈加严重。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指出:“北京城的河湖水系是历史时期遗留的水利工程遗产,然而在城市的发展中有许多处理不当和有意填埋的地方,比如内城东西以及南护城河一律盖板、积水潭的填废等。这些对水体的蚕食现象若不加禁止,极不利于首都城市的全面发展”。先生所言反映出当前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强调“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给予“蓝”色基础设施应有的重视,这种对城市水系认识和规划建设上的短见,是导致城市洪涝灾害增多、水生态系统破坏、水污染、滨水休闲空间丑陋、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蓝”色基础设施,使之与“绿”色、“灰”色基础设施并行,是解决雨洪灾害及诸多城市问题的主要途径。

04结语

当人们流连忘返于北京的传统园林时,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是说,通常只看到一幅幅形式上的优美园林“画卷”,却浑然不知这些传统园林背后所隐藏着的巨大系统,这个系统是一条沟通自然和城市的纽带,是“蓝”“绿”“灰”共同组成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融合了生产、生活和文化多种功能的风景线,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文化、生态和经济效应。业界关于我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并无“古代风景园林”这一提法,本文以“古代风景园林”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跳出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古典园林”边界意识,将视野扩大到全流域的空间和景观格局,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以山水为载体的中国传统园林之于社会、生态、经济、文化以及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上的优秀思想和实现途径,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不陷入一园一池的囿固,走出单纯地景观营造误区,使现代风景园林在综合解决城乡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需求等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晨,曹盼.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于雨洪管理的贡献及启示——以北京玉泉水系为例[J].中国园林,,33(0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题智慧园林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之于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