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研究认为,梦境与睡眠环境有关。例如向睡眠者头面部喷洒水雾,睡眠者一般会产生关于大雨、河水、海洋等的梦境;如果缓慢转动睡眠者的小腿,他则会梦到坠入深渊,或被人追赶……这表明
A.梦境离不开客观世界B.物质不能独立于意识而存在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D.梦境就是对人自身的反映
2.“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进化中生存下来,是因为我们对真实世界有乐观的幻觉,相信现实会比原来更好,这驱动着人类去超越自己,发挥潜能,”人类学家的上述说法,强调了
A.乐观的幻觉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B.真实世界与乐观幻觉之间存在着冲突
C.超越自己、发挥潜能,应尊重客观规律
D.乐观的幻觉能调节人的活动,使人积极向上
进入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给古迹遗址及文化景观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文化遗产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回答3、4题。
3.中国的历史建筑非常注意与环境的结合,充分利用周边环境来表达建筑的设计意图和功能。像北京的颐和园,凭倚西山和玉泉山,与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园林里面“借景”的重要概念。这种设计所蕴涵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
A.要善于突破,把握本质的联系B.要辩证否定,实现向自身的回归
C.要立足局部,着眼于要素的功能D.要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有一首数字诗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置,这首诗可能就不再别有情趣了,这表明我们要
A.抓住主要矛盾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注重量的积累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5.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①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8.自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于的研究不断深人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9.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B.优秀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中国在20年后可能会自主探测火星,这不仅需要我们研制自己的新型运载火箭,还要有自己的深空探测网,提高探测器的跟踪通讯能力。这表明
A.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B.通过实践建立起来的联系是主观的
C.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离开实践
D.联系普遍性是基于人类实践活动的
12.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这一说法
①尊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②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了群众路线
③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坚持了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④承认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全国I卷)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14.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
15.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来源:学,科,网Z,X,X,K]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
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来源:K]
…….
⑵《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16.(上海卷)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水十条”明确将治理污染物排放问题提升到“国家水安全”的高度,同时提出要节约用水和保障水生态系统平衡。因为保护水资源涉及生产生活用水供给、治理污染物排放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三个问题,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前,水环境能够承载的污染排放容量已接近极限,污染物排放已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从辩证法角度,概括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运用的方法论。(限答一个)(5分)
17.“70亿”的地球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曾几何时,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从家庭到国家,都渴望着人口的增加,认为人就意味着生存力、发展力。今天世界70亿人口压力的大背景下,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体系负担重、经济增长乏力;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不堪重负。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请运用矛盾特殊性的观点,说明你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认识。(10分)
18.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