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过后,天气异常的好,光照充足,正是出游拍摄的好时机,在五月份的最后一天进入颐和园,之前去了若干次颐和园,只按照一部分一部分的游览,这次将把整个万寿山和昆明湖都走一遍,串联起之前看到的所有景色,这次在园内的时间非常长,一直到了晚上8点多才出去,是我有史以来最晚出园的一回。这次游览的面积大,照片也相当之多,敬请观赏。
从东宫门进入后,直奔万寿山东麓,从乐寿堂旁边进入永寿斋的小院子,此时的天空万里无云,晴空万里。
登上万寿山之后,从半山腰向德和园和大戏楼建筑群望去。
继续从万寿山东侧转圈,过了紫气东来城关,便到了熟悉的园中园——谐趣园了,由于这次游览面积太大,就不进去了。
瞩新楼的外侧,从这一侧看,和园外的地面平齐,像是一个单层建筑,从从谐趣园内看,这其实是二楼,里边的地面比这里低一层,感叹古人的智慧,依山势而设计出独特的楼阁。
过了谐趣园,进入颐和园后湖,这里幽静人少,植被覆盖茂盛,是游客极少踏足的区域。
这是颐和园最北边的建筑眺远斋。
后湖的第一座类似赵州桥的石桥,在午后的阳光下,桥洞对面两个女士正在利用这金色的光芒,拍出一副早年挂历上一样的画面。
后湖的景色优美,两侧的树影倒影在湖里。
到达了澹宁堂建筑群,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建筑。
从湖的对岸或者侧面看澹宁堂的溪烟岚雾,是经典的画面。
路上无话,穿过寅辉城关后上山,从一个小山坡上观看须弥灵境址。
饶过四大部洲之后,继续爬到山顶,到达了智慧海,这座建筑全部由砖石结构组成,没有木质的梁柱,是古代建筑里的杰作。
上边有数不清的小佛像,靠下半部的佛像被八国联军士兵破坏了佛头,想欣赏古典艺术,可以拉长焦,看上边的佛像。
智慧海后边有一个院落遗址,只剩下石头台基,有两个对称的亭子,里边应该是供奉着佛像。
从万寿山一路向西,从西麓下山,路上的景色一带而过,像画中游景区正在维修,没有开放,饶过宿云檐城关后,过了半璧桥,就是颐和园的北如意门,开始进行环绕昆明湖之旅,这是即将开始的西堤第一座桥——界湖桥。
从界湖桥上回看刚才走过的区域,这个画面里的景色,无论春夏秋冬,都有一种油画的效果,我年来颐和园,有一次冬季在这里,也拍到另一种油画般的美景。
西堤上还有一独特的景致,有一排非常古老的大树,直径粗得让人惊叹,就像西堤上有一排大将军守卫着一样。
这些古柳树,据说是乾隆时期的,已经有将近年历史,至今还遗存有19棵乾隆古树,它们在英法联军的大火中幸存下来,见证了几百年的变迁,站在它们身旁,仿佛时光穿梭一样。
从西堤上观看颐和园的大船坞,这是中国园林里最大的船坞,停放龙船,要是小船划进去,里边无风自起风,给人一种震慑效果。
对面是澄怀阁和迎旭楼所在小岛的位置。
从西堤看向万寿山,刚才还在佛香阁后边的智慧海底下,这会儿已经从远处看它了。
大龙船停航了,这期间没有游船下水,可以观赏到巨大镜子一般的昆明了。
不知走了多久,太阳已经落山,此时旁边有几个别省游客可能走累了,说皇上以前也走这么远的路吗,我心说皇上要到这块,早就龙船了。
这里是西堤上最大的建筑景明楼,由三大型阁楼组成,每座造型都独树一帜,体现了我国古典建筑的精华。
景明楼是颐和园南部重要风景组成之一,小时候来这里,几乎没有人。
这是最中间的主楼,屋檐飞起,真想上去一览。
这是南北两座配楼之一。
今年特殊时期,这里人也不多,人类活动减少,成了动物的乐园,这里的燕子极多,擦着人脑袋顶飞,都怕它们撞到我身上,燕子把阁楼当成家了。
最后行程结束于罗锅桥,绣漪桥的倒影可以行程一个完整的圆形,就像一个镜框,把里边的风景框住,这里聚集了一些拍摄夕阳的人们。
此时已经是北京时间八点多了,该和颐和园再见啦,这次颐和园之行结束后,再次来已经是几个月之后了,春季游览在这期结束后,全部呈现完成,从三月份的四环边公园,到频繁进出三山五园和西山,春季的北京后疫情时代,反倒赶上游人少的机会,可以真正的欣赏皇家园林,遍访新建郊野公园了。接下来将会推出盛夏北京园林的风景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