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后,落日余晖恰好照射在颐和园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金灿灿的夕阳点亮桥洞,远远看去就像桥洞内点满了明灯,人们将其称作“金光穿洞”。
本周六就是冬至节气,这几天的傍晚,总有许多摄影爱好者、游客将“长枪短炮”对准颐和园十七孔桥,为的就是拍摄“金光穿洞”的美景。根据众多摄影发烧友总结的经验,每年冬至前后,每天下午4时左右,准能拍摄出“金光穿洞”的效果,每天持续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为了能抢占有利机位,许多摄影爱好者从下午1时就开始守候,有的甚至上午10时就进入公园寻找最佳机位。
一座桥下的十七个孔里,每一个都出现金光;在这样一所皇家园林当中,定时出现“金光穿洞”这样神奇的景象。这到底是当年颐和园工匠的神来之笔?还是自然原因形成?
此前,网上曾有文章称,当年造十七孔桥时,工匠在建造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这也是造园设计者的神来之笔,由此称赞清朝的工匠巧夺天工。
果真如此吗?颐和园研究室工作人员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称,十七孔桥始建于清漪园时期,横跨于廓如亭和南湖岛之间,是通往南湖岛的唯一陆路桥梁。为了解释“金光穿洞”现象,工作人员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特别是与桥、光线相关的历史资料,但是没有任何历史资料提及过任何有关桥与光线的相关记载。“实际上,这就是个美丽的巧合。”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里面并没有天文学的依据,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景观,因为冬至前后,太阳高度角到了最小的时候,光线呈现出一种斜长的光影,能照到平时照不到的区域。在冬至前后一两个月,都能看到桥洞金光照耀的美丽景色。
特别提醒
游客高峰时段
将临时单行局部限流
近期,前来拍摄“金光穿洞”的游客众多。随着冬至节气临近,颐和园十七孔桥与南湖岛周边游客呈持续上升趋势,落日前的高峰时段,该区域游客近人。
为了保障古建筑与游客的安全,颐和园已在南湖岛至八方亭景区陡坡处设置安全警戒线米,6处重点部位和4处码头定岗定人做好游客安全提示及秩序维护工作;加大东堤沿线安全巡查力度和密度,确保良好秩序和游客安全;在南湖岛重点区域设置80延米硬质隔离带,以保护石质护岸护栏及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下一步,公园将视游客量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游客高峰时段,十七孔桥及南湖岛将采用临时单行线与局部限流措施。
“除了十七孔桥,颐和园还有很多古建筑都会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冬日景观。”工作人员提醒,冬日里,在晚霞照耀下,长廊、石舫、西堤六桥等颐和园标志性古建筑,同样会呈现金光灿烂的别样美景,游客也可以前往观赏留影。(记者叶晓彦文刘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