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霁清轩的基本概况
霁清轩位于颐和园东北部,万寿山东麓谐趣园之北,与谐趣园一南一北前后紧邻,均为颐和园的园中之园。建园之初二者本为一体,因效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而建,因此所以被称为惠山园。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惠山园“园门西向,门内池数亩,池东为载时堂,其北为墨妙轩。园池之西为就云楼,稍南为澹碧斋。池南折向东为水乐亭、知鱼桥。就云楼之东为寻诗迳,迳侧为涵光洞。迤北为霁清轩,轩后有石峡,其北即园之东北门。”
霁清轩布局精巧,南入口为垂花门。垂花门以北穿过院落为正殿霁清轩,霁清轩面阔3间,硬山顶,建筑面积.2平方米。霁清轩向西沿游廊直达西殿清琴峡,清琴峡坐西朝东,面阔3间,硬山顶。清琴峡的西南侧有硬山顶西房3间、北有2间。北侧有西北房3间。院中在山石上建四方亭1座。霁清轩正殿东有29间转角爬山游廊,与两侧建筑、前后廊相接。轩北有10间爬山廊,廊间有1座重檐八角亭。东院墙的西侧有3间硬山顶东房,曾为清代军机处。南套院南、北各有3间硬山顶建筑,曾为清代酪膳房。八角亭的东侧还有3间歇山顶南房。庭院的中心有天然石峡清琴峡,随山势下,流向东墙以外。霁清轩的北门在颐和园的东北角,有两扇穿带式大门。门南侧有2间硬山顶北房,还有3间硬山顶东北房。
霁清轩平面图贰霁清轩的历史变迁
霁清轩始建于清漪园时期,年,乾隆帝弘历第一次到江南巡视,对无锡的寄畅园印象深刻,随即命画师“携图以归”,并在当时清漪园(今颐和园)东北角建造了写仿寄畅园的园子,题名惠山园。霁清轩为惠山园北部的庭院。
年,嘉庆帝对惠山园进行了改造与扩建,加建了部分围墙及建筑,北部的霁清轩有被围合为封闭院落的趋势,而将南部较为完整的园林区域更名为谐趣园。嘉庆帝有时要在谐趣园涵远堂临政,军机大臣从清漪园之东北门进入霁清轩等候,因此在东部建军机处。
年,英法联军将清漪园焚毁,谐趣园、霁清轩同罹劫难,霁清轩院落残留部分建筑,根据同治十二年《三园现存坍塌殿宇空闲房间清册》中的记录,可证明霁清轩内的军机处、落膳房为幸存建筑。之后整个清漪园一度处于荒置状态,位于全园东北角的霁清轩更是无暇顾及。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挪用部分海军经费,在清漪园遗址上复建颐和园,谐趣园、霁清轩得以在年重建,其形式大体保留至今。据说,慈禧时曾在霁清轩用奶制点心,故霁清轩东南角之上重建“落膳房”(应是“酪膳房”)。
民国期间霁清轩对外出租,如实业总署督办王荫泰年租住霁清轩。年前后,霁清轩作为当时北平市长何思源避暑之地,曾邀杨振声、沈从文、冯至及家人住在这里,沈从文在此创作《霁清轩杂记》。
年颐和园对谐趣园、霁清轩进行了最大程度符合历史原貌的修旧维护,年对室内展陈进行了布置,同年12月对游客开放。
叁霁清轩的造园艺术
1.先抑后扬
陈从周先生讲,“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不显,不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地述说和浸润,这是中国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美学的根基。
穿过垂花门,一进来便是主体建筑霁清轩。这座大殿的作用跟一进东宫门便看到仁寿殿一样,开宗明义。同时也起到障景作用,在门口站着是看不到殿后的山水园林景色。到了霁清轩北侧,绕到霁清轩背后,地势陡然下降,山石奇峡、流水潺潺、古松林立、骋目四野,眼界豁然开阔,自然山林气息扑面而来,视觉冲击力极强。这种先抑后扬,先藏后露的手法,加深了人们的游兴,是中国造园的一种常用的手法。
霁清轩正面2.依山就势
“所谓造园,贵在融于自然”。清琴峡以东原为平缓的山地,万寿山余脉的真山石粗犷有力,山脉与地平面形成约45度斜坡。造园者为了丰富园林的景观层次,营造高峡奇峰的效果。利用这石和峡的天然地貌基质,在山脉的尽处用人工方法在天然岩石上材质相同的石块堆造了一座高耸的假山,与山底下的峡谷形成非常明显的高差。为进一步增强咫尺空间的俯瞰效果,在假山最高处点缀一座四方攒尖的观景亭,在亭子周围山石缝隙中栽植高大乔木,古松伟岸的树姿掩映于亭子之上,这样深山峡谷的气势得以进一步强化,远远望去,朱栏画柱掩映在四周的苍松翠柏之中,宛如一幅宋代山水画卷,尺度虽小,高远十足。
叠石与四方亭3.巧妙理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造园之初,便将后溪河的河水一分为二:一水向南,经玉琴峡流向谐趣园,形成L形水池,以水景取胜;另一股水则向东,穿过地下的人工暗渠从清琴峡殿下的山石间汩汩而出,顺着山脉底部凿成的峡谷,因落差产生水声潺潺,穿过天然石板桥,最后流向东北方向的圆明园。沈从文《霁清轩杂记》中描述:“轩背后是个斜坡,利用天然一片大石作成。石头在半中褶皱了一下,褶皱处就成了一道溪流,从后湖引了一绺活水穿石而过。坡度既相当陡,涧中又有些石头阻塞,活水下溯于是琤琤琮琮仿佛有点琴韵。”
清琴峡流水自石间暗渠汩汩而出4.借景
明代计成《园冶·兴造论》对借景的描述:“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翠,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畽,尽为烟景”。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在建园之初就很好地利用了周围的借景环境。万寿山的东北面当年是一望无际的平畴田野,霁清轩位于颐和园东北角,院内空间狭小,而园外则空旷开朗,因此在建筑布局上,在北部布置低矮的廊子,轩和四方亭均高筑于山石之上,向北望去,北墙外的村落、田畴、远山等自然景色均被收摄入观赏的画面。乾隆霁清轩御制诗中有“别嶂颇亦高,有轩筑其顶”、“向北堪骋望,绿云迷万顷”等多处关于借景的描述,可见霁清轩是园内登高远眺和观赏雨雪初霁景色的上佳之处。
5.主景与对景
《园冶》中记载:“轩式类车,取轩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霁清轩这座建筑,位于园内的制高点上,成为园内许多风景画面的主题。如同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在园中各个景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这一主景,起到统领全园的作用。在清琴峡三间房向东望,峡谷溪流在左,霁清轩古松掩映于右,廊柱间遍绘藤萝彩绘,从远处看宛若紫藤从屋檐攀援至老树之间,观赏效果极佳。而在峡谷最低处的石板桥上自北向南仰望霁清轩,四方亭和自下而上的蹬道自然吸引视线向上延伸,视线的终点依旧是霁清轩,这对于进深较浅的园林,也是一种扩大空间的处理手法,弥补了高远有余、深远不足的缺陷,使我们感到了造园者以写意的手法,寥寥几笔却创造了非常入画之境。
自清琴峡向东看霁清轩6.障景
从霁清轩的平面图看来,整座园林用游廊将主体建筑环合,依山势而设,围绕峡谷、方亭、苍松,似隐非隐,既加强了整个空间的连续感,又障隔了东部外墙。这种布局可谓是静中取静,使这座原本就寂静的园子显得愈发清幽。沈从文《霁清轩杂记》记载:“……用一条能起回声的长廊连接。目前对这种回声发生兴趣的是几个顽童,当年说不定还曾引起帝王太后抚掌莞尔!长廊一面代围墙,一面作甬道,还有格致。走廊设计比谐趣园的有隐显曲折……”
7.框景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霁清轩内也有这样的巧构。嘉庆十二年(年)的《清内务府陈设册》对霁清轩园的内部陈设有详细的记载,通过这些,也大致了解当年建筑情况。如:“霁清轩正殿面西安楠木边彩漆心包厢床三张。两边安紫檀炕案二件。床下两边安楠木床二张。西窗安紫檀龙书桌一张、紫檀交椅四张。外檐前后门上挂毡、竹帘各二架。“可看出霁清轩当年就是南北向的建筑,南北均设有门窗,现在背面的门已经用砖墙堵死了。坐在窗前,向外望去,窗外景致均纳入画框。同理坐在四方亭中,亭子的窗棂、楣子也形成画框,远山、村郭、田畴均入画图。
8.漏景
漏景是透过虚隔物看到的景象,虚隔物可以是花窗、隔扇、漏窗、漏明墙、栅栏或疏朗的树干枝权摄取风景画面,又叫泄景。漏景可静赏可动赏,步移景异,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霁清轩内的爬山廊一面为什锦漏窗,在廊内游览,不由得便将视线望向窗外,每个漏窗外景致皆不同。
弧形爬山廊的什锦漏窗9.虚景:声音、阴晴雨雪、季相变化
9.1以声入境
清琴峡,既为泉水之名又是建筑名称。清琴峡跨于巨石之上,石下有清泉汩汩而出,泉水缓缓叠落向东流去,水声淙淙,宛若琴音。虽是细小的一股水流,却增添了园林的动态,乾隆诗句中有“流泉出峡中琴音,却匪宫商与石金。太古以来便有此,笑他师旷未曾寻。”除了水声,这里还有风声、鸟鸣、虫吟。由于霁清轩位于园北部,西北方向的风跨过围墙,很容易吹到园内的古松古柏,瑟瑟北风吹过,只听得松涛阵阵,间或有松鼠窜上蹿下、鸟雀时鸣春涧,至于夏日高蝉、秋季鸣蛰,都会使整座园林显得愈发幽静。
清琴峡水声淙淙向东流去9.2雨雪添情
《尔雅》称“雨止为霁”,霁清轩,就是雨雪晴后景色清新之轩。乾隆有不少霁清轩的诗作,多为雨后或雪后赏景之感受。“雪后天色澄,霁清真霁清。北山几千叠,一律玉崚嶒。”这是雪后之景。“春月居然喜霁清,可知春雨称人情。田功此后时方远,敢作侈座只屏营”。“山顶虚轩堪骋望,野无隙地大田耕。雨沾麦穗正宜晒,今日方知喜霁清。”这是雨后之感。从这些诗词分析,霁清轩主要是赏雨雪景之处,不仅仅是赏景,帝王